诵读欣赏课教案1.doc

诵读欣赏课教案1.doc

ID:55330105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0

诵读欣赏课教案1.doc_第1页
诵读欣赏课教案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诵读欣赏课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主备人张建军课时一课时参与者语文课题研究组成员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而古代诗词是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引领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作为诵读欣赏,是对本单元主题的拓展与提升。因此,它是本单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自己应有的地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首诗词的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2、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词意境。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词意境。2、通过小组合

2、作学习,感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学会在逆境中振作起来,养成良好的心态。2、学习诗人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培养在生活中敢于发表不同看法的勇气和意识。学情分析对于古代诗词,学生已有所接触,具有感性的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赏析,学习诗词赏析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诗词赏析的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词意境,感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背诵并默写。难点:经典诗句的赏析。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预期结果情境导入目标引领1、谈话导课——由诗词的发展导入学习。2、展示学习目标。听

3、老师导课,进入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创设学习情境,把握学习重点,学会赏析简单的诗词。背景感知诵读展示1、提问有关王湾、杜牧、苏轼的文学常识及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2、组织学生进行诵读。1、指名学生介绍作者情况及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其他学生补充。2、学生齐读并自由诵读,1、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并为学习三首诗词提供保障。2、通过学生诵读来初步感悟。指导诵读合作探究1、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强调停顿、重音等并进行示范诵读。2、出示合作探究题目:⑴请用自己的话表述这三首古诗词的意思。⑵领会这三首诗词的意境并感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⑶你最欣赏的诗句是哪些?

4、请说明理由。1、学生再读这三首诗词,并注意停顿和重音。2、学生分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围绕出示的问题进行讨论,合作完成。3、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学习任务完成情况。1、通过老师的指导诵读,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这三首诗词的朗读节奏,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感悟诗情。2、通过各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三首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点拨订正感悟赏析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订正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对回答不完整的地方进行点拨引导。2、抓住诗词中的名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感悟赏析。1、聆听老师的评价和点拨,明确认识。2、跟随老师进行名句赏析,掌握诗词赏析

5、的一般方法。在学生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全面时,帮助引导学生明确认识,达成共识。从而准确把握知识点,提高诗词赏析的技能。检测积累合理拓展1、当堂背诵这三首诗词。2、默写三首诗词中的名句。学生自由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默写。在学生对三首诗词大意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教后反思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诵读指导,为学生准确把握诗意,感悟诗情提供保障。引导学生赏析,加深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学习诗词赏析的一般方法,学会初步的赏析并加强积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