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

ID:5534956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7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两课时教案(人教版)《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0页例2和106页做一做。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发现数据中体现的问题。  2、结合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

2、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教学重点: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习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显示情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孙中故居)对了,每年都有很多人参观孙中故居,为此,我们专门修建了停车场。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例2  1、谈话引入:同学们,如果你是停车场的管理员,就要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然后从统计的数

3、据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呢?这就要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出示例2统计表  ①提问:请大家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这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知道有甲乙两个停车场,分别停有轿车28辆和24辆,面包车12和10辆,大客车6辆和7辆,货车4辆和3辆。②教师引导:通过这个复式统计表,我们可以绘制出前面对比过的那种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待补充的统计图)  教师: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③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前一节我们又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请大家

4、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尝试补充完成例2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发学具——出示统计表。  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补充完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④教师:老师也根据统计表制作了一张统计图,大家看一下。  出示补充完整的统计图。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自己绘制的和老师绘制的统计图,说一说我们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⑤根据绘制统计图需注意的问题,小组间展示交流,互相评价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间将各自绘制的统计图进行展示交流,共同评价小组内绘制的每张统计图,并对小组内的

5、每张统计图进行评等。评等分A、B、、D四个等级。  ⑥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己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同时师生加以评价。  3、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4、请几位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师归纳:通过甲乙两个停车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或者在整个社会所有车辆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指导完成106页的“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这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198年甲、乙二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00

6、0年呢?  3、根据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有没有什么建议?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绿化多——树林多——降水多——树林茂盛……形成良性循环  师归纳:根据图中信息发现绿化搞得好,树木就多,树木越多就能带更多得降水,树木就更茂盛,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为此,我们要积极进行绿化活动,努力把我们周围的环境绿化好,保护好。同时,我们要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大力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勇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出示:保护环境关爱家园从我做起  四、全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堂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的1、2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