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

ID:5537523

大小:2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7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_第1页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_第2页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_第3页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_第4页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1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6(搜索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1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6(搜索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1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36(搜索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本转载《拉萨的天空》是苏

2、教版第二组的第三篇,相比于同单元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这篇篇幅稍短,生字词较少,学生阅读的障碍要少于前二篇,我想,能不能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中的问题呢?于是,我决定打破常规作一次尝试。第一时一、检查预习,整体切入。指名读题后,我没有让学生对题质疑,也没有介绍拉萨的地理、区域,而是直奔主题:“小朋友预习了,现在谁说一下拉萨的天空留给你什么印象?”学生用“很美、一碧如洗、一尘不染、纯洁”以及本中的“像蓝宝石”等词形容,我把它们一一工整地写在黑板上。二、找一找,用一用。我提出了新的训练要求:“小朋友还想读吗?看看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形容拉

3、萨的天空的?用笔划一划。”在学生读完后,我一边通过指名分节读的方法抽查和指导学生的读准、读通情况,一边交流中的词语。于是,黑板上又出现了“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让人神往、蓝晶晶”这几个词,然后指名和集体朗读这些词语,理解词义。其中“湛蓝”一词重点指导读音,用“透明”启发“透亮”的词义,比较“纯净”、“明洁”与“纯洁”的关系,用“蓝水晶”形象地理解“蓝晶晶”,把“让人神往”和游人联系起。“黑板上的这些词都可以形容‘拉萨的天空’,我们可以说‘很美的天空’,也可以说‘拉萨的天空很美’,小朋友像老师一样说一说,好吗?”由于这种方式前几天已训练过了,

4、所以学生轻车熟驾,一个个漂亮的词组和句子从一张张可爱的小嘴巴里飞出:“一碧如洗的天空;拉萨的天空一碧如洗。”“湛蓝的天空;拉萨的天空是那么湛蓝。”……三、学习生字,描红。(略)自我评析:也许是我换了一种上法,学生对这堂有一些兴奋。我对这种处理的效果也比较满意,尤其是对词义的理解,方法比较灵活;积累和表达的训练难度不大,但效果不错。第二时一、复习导入“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作者用了哪些词形容拉萨的天空的?”我再次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湛蓝、透亮、蓝宝石、纯净、明洁、让人神往、蓝晶晶)“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中的几个词说一说拉萨的天空?”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5、。在五名学生的发言中,他们分别用到了其中的若干词语,有一名学生的语句不通。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让人神往”放在其它词的后面说比较好,如“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让人神往。”二、阅读质疑(约上后6分钟)“这篇上完了!”在学生惊讶的神色中,我又补充道:“老师组织大家学习到这儿就结束了,小朋友如果感到还有问题,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想,然后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或者写下自己的问题。好吗?”此时,我觉得学生质疑的欲望特别强烈,学习的内驱被激活了。我在班里巡视一圈,他们的问题还真不少。三、小组交流“把你的问题和四人小组的同学共同交流一下!”我

6、一边发号施令,一边帮学生分组。全班49人,共12组。交流开始了,教室里顿时沸腾起,叽叽喳喳,鹊声一片。“啪!啪!啪!”我掌声一响,学生回头坐好,等待我讲话。“小朋友刚才的交流非常热烈,非常好。现在请交流完的小朋友举手!”有七八位学生没有完成交流。我请学生分析原因,从中了解到有的是因为交流前还没有问题;有的是因为小组交流争先恐后,秩序混乱;有的是因为别的组员问题太多,时间不及。我总结了一下,又说:“小朋友在交流时特别要注意倾听,哪些问题是你没发现的,可以在书上增加一个问号,这叫‘做加法’;你还可以对同学的问题发表意见,帮助他们减掉问号,这叫‘做

7、减法’。听懂了吗?下面继续交流,老师看哪个小组交流得最好。”学生开始交流,秩序明显好转。“好,现在小朋友说一说,在交流中你增加了哪些问题,又减掉了哪些问题?”学生发言。“现在请每个小组共同选出一个最想解决的问题,和全班同学交流。”学生开始有序地交流:“拉萨在哪儿?”“为什么称拉萨是‘日光城’”“说,‘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是真的吗?”“‘映衬’是什么意思?”“‘河畔’是什么意思?”“布达拉宫是什么时候造的?是谁住的?”“最后一节是什么意思?”看,这些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成果!……(搜索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

8、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本转载自我评析:由于前面压着学生不让提问,教师又在开后不久说上完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质疑是真实的,也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