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pdf

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pdf

ID:55399544

大小:180.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5

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pdf_第1页
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pdf_第2页
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l5年4月兵器试验第2期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李典,关士成,唐卫(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白城,137001)摘要针对火炮特别是自行炮俯仰半径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电子经纬仪测量火炮俯仰半径的方法。现场检测通过双经纬仪交会获取炮身标记点的空间坐标,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测量原理进行数据处理。实例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火炮俯仰半径的测量,其测量精度能满足试验要求。关键词火炮静态检测;火炮俯仰半径;双经纬仪火炮俯仰半径。0引言‘火炮俯仰半径是指火炮身管前端面至耳轴中心的距离,是火炮构造诸元测量的主

2、要内容之一。l目前,相关检测标准_1剖并没有给出相应的测量方{法,而该检测项目是经常进行的火炮静态测量项}目之一。fI火炮俯仰半径的测量方法分为2种:直接法1和间接法。对于耳轴裸露在外(比如部分牵引⋯一⋯●炮),可以直接测量炮口端面到耳轴的距离;对于自行炮和坦克炮等,由于炮塔的遮挡和炮塔内图1火炮俯仰半径测量原理示意图部空间的限制,很难找到耳轴的中心点,只能通当进行测量时,赋予火炮一定的炮身仰角,过间接测量。文献[4]提供了一种“悬高法”,则B点绕C点旋转到E点,4点绕C点旋转到D即通过测量不同火炮

3、仰角时炮口端面中心的悬高,点,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和三角形相似原理,BC从而解算出火炮俯仰半径。但该方法不便于现场长度的计算如式(1)。操作并且测量精度受限于悬高的测量。文献[5]BC=丽AB=~BE(1)在文献[4]的基础上应用经纬仪提高了悬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实现了火炮偏离角的测量。根据式(1),只需测量出AB、AD和BE的本文通过双经纬仪交会获取炮身标记点的空长度,就可以计算出火炮的俯仰半径。间坐标,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测量原理进行数据处2双电子经纬仪测量方法理,实现了火炮俯仰半径的测量。在火炮侧面架

4、设两台电子经纬仪,使用双经1火炮俯仰半径测量原理纬仪交会的方法进行测量,原理就是经典的三角如图1所示,BC为处于水平状态的火炮身测量原理。管,左半部虚线部分是被自行炮炮塔或其它火炮建立如图2所示空问坐标,在坐标原点0和的托架遮挡住的身管部分,右半部实线部分是裸轴正向上一点0架设两台经纬仪,分别测量4露在外的身管部分,B点为炮口中心,点为身点、B点、D点和E点,得到这4个点的高低角管轴线BC上的一点,C点为火炮的耳轴中心,和方位角,两台经纬仪之间的距离O0是直接测身管绕c点做俯仰运动,赋予火炮一定的炮

5、身仰量的,也可以通过测量已知标准长度的两点反推角,B点与c点问的距离为火炮身管前端面至出两台经纬仪之间的距离,那么,根据这些条件耳轴中心的距离,即线段BC的长度是要测量的就可以推算出这4个点的空间坐标,再根据空间两李典(1972.),男,硕士,高级工程师。·31·2015年4月李典,等:基于双经纬仪的火炮俯仰半径测量方法第2期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AB、AD和BE的长度。式(2)就是火炮俯仰半径的计算公式,BC的函数表示形式为BC=O01,l,卢l,卢2,3,JB3,JB4,5,卢5,卢6,7,卢7

6、,卢8)2.2测量精度的数值分析由BC=f(O01,1,卢1,卢2,3,卢3,卢4,,卢,,,卢,)这个函数可以知道,BC只与两经纬仪间的距离和所测得的高低角、方位角有关系,所以,BC的精度只与两经纬仪间距离的测量误差和经纬仪的测角误差有关。使用两台经纬仪上面的光学对点器在地面上图2双电子经纬仪测量示意图标记两点,这两点代表两台经纬仪的位置,这两2.1公式推导点间的距离就是两经纬仪间距离,用钢卷尺进行见图2,以A点为例,该点在OXY水平面的测量,那么两点间的测距吴差6约为5mm。投影为,两台电子经纬

7、仪同时观测A点,两台经纬仪的测角误差除与经纬仪本身有关外,电子经纬仪显示的高低角、方位角分别为、还应考虑人眼的瞄准误差和A、日两点十字线的和、』B,则A点的空间坐标可以由、、宽度引起的测量误差。根据实践经验,人眼的瞄:、O0表示,或者由、卢、卢、O0表示,准误差一般为4”~6,0.2mm宽的十字线在7m经过推导,得到点坐标。~10m处引起的误差大约为4”一6,经纬仪的精A点坐标为A(,YA,ZA)度为2”,故经纬仪的水平角和高低角测角误差为其中一堋取最大值)8=6,=8.7”一。通过MATLAB对式

8、(2)全微分,求出BC的误差公式,代入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和7组实∞测数据,计算BC的测量误差6。计算结果见表1。同理,两台电子经纬仪分别观测B点、D点从表1可知,BC的测量误差小于2.3mm。和E点时,得到的高低角、方位角分别为,、3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卢3、4、卢4、5、5、6、卢6和7、卢7、8、卢8,计算得到B点坐标为B(,Y,),D点坐标实际测量时,经纬仪是瞄不到身管轴线上的为D(。,Y。,),E点坐标为E(,YE,点的,可以在身管侧面贴两个十字线,使十字线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