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的应用.pdf

浅析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的应用.pdf

ID:55402539

大小:112.28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5

浅析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的应用.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浅析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技术I■浅析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的应用梁建旗(汾西矿业集团公司高阳煤矿山西孝义032300)[摘要]煤矿掘进支护工作对采煤及运输的高效进行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矿产挖掘活动越来越频繁,矿产资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旧的掘进支护设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产安全的相关要求,新的设备、技术不断的出现。本文从煤矿井下开采技术掘进支护设备出发,对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推进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继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添瓦。[关键词]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应用中图分类号:TD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9—914X(2015)33—0368—01煤炭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基础能源,在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更是有用,灵活性好;第二,支柱的三阀被安装在了支柱腔内,大大降低了损坏的可能着极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我国的煤矿资源丰富,近些年来煤矿的开性;第三,支柱液压系统仅仅需要在初期补充微量油就可以形成闭路循环,大大采和煤矿资源的利用率明显增加,但是随着煤矿技术的提高,很多开采问题也的节省了能源消耗;第四,一般情况不存在渗出油泵的现象,工业卫生条件好,相继出现,影响了煤矿资源的安全生产。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影响,人们不断研且不易造成环境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3、问题。支柱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缺点有五究、改进着煤矿井下掘进支护设备的稳固性,期望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稳定发条:第一,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为初撑力的大小是由人操作手柄实现,力的均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添砖添瓦。衡度不易把握;第二,支柱的速度慢,且难以落实有效控制;第三,结构相对而言1.矿井支护设备介绍’较为复杂,加工难度和加工的量都明显增大;第四,三阀均位于腔内,虽然降低比较常见的矿井支护设备有五种:木支柱;注浆点柱;锚杆主体的系列支了损毁的可能性,然而一旦涉及更换,操作难度系数较大;第五,质量比较大,人护{单体液压支柱;SYZ型水压支柱。工搬运不方

4、便,工人的劳动强度比较大。木支柱长久来一直都是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支护手段之一。木支柱的优点SYZ型水压支柱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势头很是迅猛,SYZ型水压支在于架设简单,可以提前预报支撑空间压力的变化,降低支护的不安全因素;缺柱的核心技术甚至已经获得国家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点在于支护多为一次性消耗品,回收发杂、消耗巨大。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国家先进水平。SYZ型水压支柱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可靠性能较高,不存在导节能环保,虽然也已经对木支柱的相关设备进行了改造,然而木支柱的消耗污染问题,在生产落实的过程中还具备安全稳定等特点,是国家

5、大力推广的一量还是非常的巨大,木支柱的应用受到来自经济技术、政策法规等反面制约的种新型的支柱设备产品。影响力度也越来越大。木支柱的架设一般有两种:“对山”顶子的方式独立架设2,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实倒分析和采用做框架的方式整体架设。以汾西矿业集团的某矿为例进行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该矿的地注浆点柱主要用于地下矿山采场做临时支撑顶板使用。将水泥砂浆泵人口理位置是煤层采区东翼第六阶段,工作面走向长1932m,倾斜长205m,厚5.袋,使砂浆的余水从口袋的壁面渗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砂浆会逐渐凝固,继53m,煤层化直角l0。左右,从西至东到C组采区回风

6、下山。工作面组装大而起到支撑采场顶板的作用。此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应用的过程硐室距切眼20m处,以粉末状为主,灰白色煤层顶以石英、长石,硅质胶结为主。中不需要人工搬运支柱架,缺点在于砂浆凝聚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快速的落局部煤层顶是泥质砂岩,直接顶含较多植物化石碎片,以深灰色、易碎的泥岩、实支护作用;此外,注浆点柱的支护较为被动,因为注浆袋内的砂浆缩水后会使泥质结构为主;直接底为深灰色泥岩,泥岩结构中包含植物根茎化石。点柱与顶板出现一定的间隙,支护效果难以保障。因为我国现阶段的基础工业充分结合地质地形的特点对矿位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设计出

7、掘进支护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所以注浆点柱的应用并不广泛。技术的相关施工方案。由于工作面组装大硐室距切ltl/20m处,矿硐室较高,故锚杆主体的系列支护是近些年来发展比较迅猛且较为有效的支护方法,涉而将掘进工作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第一,在距离硐室起点23m处按及的领域非常的大,矿山、铁道、水利等地下工程都有应用锚杆主体的系列支护8。上山施工到起点位置,用锚网喷支护,在左帮扩大到净宽6.Om,再施工40m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喷锚支护技术已经达到了无坑木掘进的先进支护水平硐直至硐室终点;第二,从终点位置后退套棚至硐室25m,用十一号工字钢起

8、平。重梁采用并棚,且并棚间距为3.Om,同时施工5根锚索;第三,后退套棚到硐单体液压支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