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见解.doc

教学案例见解.doc

ID:55408122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教学案例见解.doc_第1页
教学案例见解.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见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案例中,学生进入课堂后思维被充分激活,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课堂有活力、有张力。从学习效果看,由于教师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感悟、口语表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后,语言文字训练扎实到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实施中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张扬。这一案例表明,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1、有效参与要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人际关系智力。学生从情感上愿不愿意参与教学,可以说是衡量自主学习的标准,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积极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

2、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往空间,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知力活动水平。2、有效参与要预设好问题的探究空间。参与式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围绕解决问题组织开展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设计是参与式学习的灵魂,问题设计好了,就会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就会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陈述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潜力,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3、有效参与应以师生平等合作

3、为桥梁。在互动交流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要始终抱着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这一想法,对学生加以关怀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求同存异……同时,这种平等交流不仅仅是师生层面上的,也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因此,教师作为组织者,不能因为要追求“审美”或“高效”,而剥夺了学困生作为主体的权利。长期以来,师生们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了“教师多讲,学生多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法,面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式教学的学习方式,有诸多顾虑:乡镇学生不如城市学生聪明,认为这种教法学生“自主不了,合作不行,探究不起”;花时间多,一节课

4、学不了多少知识,况且课堂纪律松散,难以学会考试必须掌握的内容等等。我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是:多设计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多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多设计富有弹性的、多向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