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

ID:55416263

大小:155.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5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_第1页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_第2页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_第3页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_第4页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QC T 626-1999汽车玻璃升降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C/T626—1999前言本标准是QC/T29026—1991《汽车用玻璃升降器试验方法》和QC/T29027—1991《汽车用玻璃升降器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技术内容参考了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一些专业升降器生产厂家的意见,编写规则执行GB/T1.1—1993和GB/T1.3—1997的有关规定。新标准对QC/T29026—1991和QC/T29027—1991主要技术内容作了如下修改:4——耐久性要求改为2.O×10次;——增加了耐腐蚀性要求;——标准矩轮改为扭矩测量仪。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026—1991和QC/T

2、29027—1991。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汽车车身附件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少俊。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1年第一次修订,1999年11月第二次修订。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626—1999代替QC/T29026—91QC/T29027—91汽车玻璃升降器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玻璃升降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齿轮臂式玻璃升降器,其它型式的玻璃升降器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

3、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625—19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玻璃升降器(以下简称升降器)是指按一定的驱动方式将汽车车窗玻璃沿玻璃导向槽升起或下降,并能按要求停留在任意位置的装置。3.2玻璃导向槽(以下简称导向槽)是指车窗玻璃上下运动时对玻璃起导向作用的构件。3.3运动平行度是指车窗玻璃上平行于

4、汽车座标系之基准平面的长度为100mm的线段,运动到某一位置时,线段二端点与运动前两对应端点之间的距离之差。3.4有效行程是指在升降器的极限行程内,上下两端各减去20mm后的部分。3.5模拟负荷是指模拟实车升降器运动时的玻璃重力及玻璃与导向槽间的摩擦阻力之和的负荷。4技术要求4.1升降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4.2基本要求4.2.1升降器按图样规定安装后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响声,无跳齿和卡滞等不良现象。4.2.2升降器弹簧圈间、制动鼓内及各摩擦部分均应涂以润滑脂。4.2.3升降器塑料零件不允许出现

5、裂纹和影响使用的变形。4.3性能要求4.3.1手柄扭矩升降器最大静止手柄扭矩不应大于1.8N·m。4.3.2玻璃下降量升降器上升到任意位置时,撤消手柄扭矩后,玻璃底边中点的下降量不应大于3mm。4.3.3运动平行度升降器运动到任意位置时的运动平行度不应大于0.3mm/100mm(单臂式不应大于0.5mm/100mm)。4.3.4操作强度升降器运动到任意位置时,固定玻璃托槽,在传动轴上施加14.7N·m的扭矩,各部位不应有破坏和永久变形,传动机构不应有脱齿现象。4.3.5静强度升降器运动到任意位置时,在升降器上施加400N的负荷,制动装置

6、应可靠,各部位不应有破坏和永久变形。4.3.6耐久性4升降器在经受往复升降2.O×10次(升降器上下运动一个周期为一次)耐久性试验后应符合4.2.1和4.2.3。4.3.7耐腐蚀性升降器金属件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的有关规定,经耐腐蚀性试验后,升降器应符合4.2.1。4.3.8耐振性升降器承受二倍的实车玻璃重力的负荷,在振动频率为33.3Hz,加速度为229.4m/s的条件下,上下振动4h后,各连接部位不应脱落、松动,玻璃下降量不应大于5mm。5试验方法5.1基本要求检查升降器基本要求按4.2进行检查。5.2手柄扭矩试验

7、5.2.1试验设备a)性能试验台性能试验台是一种模拟升降器实车安装状态的性能试验装置。其玻璃的重量与玻璃和导向槽间的摩擦阻力之和用模拟负荷代替,而用光滑导槽代替玻璃导向槽。也可用实车车门进行试验。b)模拟负荷模拟负荷是由模拟负荷基板和模拟负荷配重(以下简称配重)组成(见图1)。玻璃与导向槽间的摩擦阻力f按公式(1)计算,配重值P按公式(2)计算。f=μ·∑L………………………………………………(1)式中:f——玻璃与导向槽问的摩擦力,N;μ——实车玻璃与导向槽间的接触摩擦阻力系数,推荐值为每100mm的接触长度产生4N的摩擦力,N/10

8、0mm;∑L——实车玻璃与导向槽间摩擦部位的长度总和,mm。P=G-W+f/9.8…………………………………………(2)式中:P——配重值,kg;G——实车玻璃质量(按产品说明书或图样规定),kg;W——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