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王琰.doc

七律长征王琰.doc

ID:55422823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七律长征王琰.doc_第1页
七律长征王琰.doc_第2页
七律长征王琰.doc_第3页
七律长征王琰.doc_第4页
七律长征王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王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五河头铺郑台小学王琰教学目标:1、我能认识并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能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  教学难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课前准备:  1五图幻灯片  2长征的资料收集与交流  3巧渡金沙江视频飞夺泸定桥视频朗读声音文件歌曲声音文件  4词语卡片:逶迤磅礴岷山等闲泥丸云崖教学过程:一.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80年前,中国大地上曾有一次伟大的壮

2、举,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胜利结束后,毛主席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那就是《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请齐读课题----《七律·长征》咱们了解了七律,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关于长征,你知道多少?3.同学们预习的真全面,老师课下也搜集了关于长征的资料(出示课件)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是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

3、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1]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红军三个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结束长征,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红

4、军开始有两万多人,结束后不足7千人了。[1]二.整体感知(一)读:读出问题,理解诗意1.这是一首七律。七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七律:(齐读)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hàn)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

5、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2同学们预习的真仔细,老师现在要来检查下同学们字词预习的情况,敢不敢接受挑战?(敢)出示词语课件逶迤磅礴岷山腾细浪走泥丸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标准啊!在这些字当中,要注意下:“岷”这个字,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这个字,边写边说出它的笔画名称好吗?岷:竖,竖折,竖,横折,横,竖提,横,斜钩。  3.请同学们将生词带到诗歌里面去读,同时注意节奏,大屏幕上已经标出来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字音,节奏分明。自由的将这首诗大声朗读两遍。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标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6、/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同学们读得真流畅,我们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那么,在你读得过程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先查阅资料,同桌或临近同学解决,解决不了的,等会儿我们集体讨论。  (1)学生质疑问难(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交流:等闲逶迤磅礴岷山三军等词语的意思。好,同学们读书真投入,老师已经把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了。(二)读:读懂内容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诗句的

7、意思。待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当做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高低起伏,连绵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是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河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能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

8、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同学们理解的可真透彻啊,可是老师还有个问题,对于颈联的“寒”与“暖”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红军翻越五岭和乌蒙,又来到金沙江畔,大渡河边。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的两次着名战役。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通过短片了解故事背景。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学生观看后谈感受。金沙江突围,红军凭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