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

ID:5542582

大小:18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7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_第1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_第2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_第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_第4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菜畦qí收敛liǎn秕谷bǐ蝉蜕tuìB.祈祷qí觅食mì和蔼ǎi磐石pán嗥鸣háoC.谰语lán深邃suì彷徨páng仰慕mù弥高míD.攒成zǎn镐头hào踌躇chú重荷hé湖泊bó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壮绝景致丛山叠岭慷慨淋漓万丈狂澜B.绝壁断崖艰难险阻骇人听闻博学多识C.荒草凄凄再接再励人迹罕至历尽心血D.当之无愧来势汹汹惊涛澎湃鸡毛掸子3.下列加点字释义完全正确的一组()A.鉴

2、赏(鉴定)死而后已(停止)兀兀穷年(贫穷)B.怪诞(荒唐)杂乱无章(章节)家喻户晓(了解)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锋芒毕露(毕竟)妇孺皆知(小孩子)D.仰之弥高(更加)人声鼎沸(水开)迥乎不同(差得远)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

3、化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B.李春燕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C.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D.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6.下列文学常识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台湾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C.《木兰诗》——郭茂倩——唐D.《最后一课》——都德——法7.用课文原句填空。A.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C.故园东望路漫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闻女叹息。G.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二、综合性学习。(5分)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8—9题。【古之黄河】8.面对黄河,不但有文人李白吟诵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佳句,劳动人民也创造出

5、很多俗语、谚语。请你再写出一句与黄河俗语。(1分)【近之黄河】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黄河是【今之黄河】10.2012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6、,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十个字。)(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孙权劝学》,完成第11~14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1.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见往事耳:(3)卿今当涂掌事(4)及鲁肃过寻阳1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士别三日,

7、即更刮目相待。813.课文内容理解。(4分)(1)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方法:目的:(2)鲁肃的话表现了他对吕蒙佩服、赞叹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大医仁心》,完成第14~17题。(共15分)大医仁心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