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doc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doc

ID:55427195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doc_第1页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育人审美才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探究音乐教育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问题就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众多的人文艺术门类中,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育人审美才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正由于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育人的审美才能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可以在小学的音乐课上,充沛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呢?笔者分离理论,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激起学生的审美盼望要想让学

2、生去感知、体验一个具有美感的事物或环境,那么要发明一个具有美感特征的艺术气氛,激起起学生对这个美感的盼望。在小学教学中,分离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员能够经过很多办法,来吸收学生的留意,比方说把音乐教室布置的富有新意,乐器的摆放很有外型,背景音乐的播放很舒缓。  在这样一个充溢新颖感和温馨的情境下,教员再巧妙地设置几个悬念,像磁铁一样吸收住学生,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留意力。  二、音乐审美教育中。要培育学生的审美感知才能雕塑家说过:“我们并不是短少美,而是短少发现美的眼睛。”审美感知才能,即音乐觉得才能和知觉才能,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情味以及

3、对美的发明力,都是树立在审美感知的根底上的,换言之,只要当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才能,才干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和音乐形象。这就请求教员在教学中,要有方案性、目的性、针对性的培育学生的感知才能。比方在音乐观赏《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时,教员能够先扼要的引见一下这首歌的大致状况,这首歌是钟立民先生在福建时,想借此时机寻觅灵感,写几首反映祖国统一的音乐作品。晚上,钟老和几位同事来到鼓浪屿漫步,此时恰逢海浪很大,听着浪涛一轮轮拍打着岩石的声音,似乎就像一首乐曲,这与钟立民意中骤增的爱国情怀构成了共鸣,给了他音乐的灵感,写成了这首《鼓浪屿之

4、波》。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鼓浪屿与大海的风光。站在大海边,眼前椰树在风中摇曳,海水湛蓝而深邃;登上E1光岩,站立高峰,耳边海涛阵阵,物我两忘。  面朝大海,远处水天一色,波光粼然。经过对歌曲背景的讲述,对音乐画面的观看,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完好的印象和总体知觉。因而,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是整个音乐观赏的前提条件和心理根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