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种自认为的.doc

家长这种自认为的.doc

ID:55431590

大小:3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3

家长这种自认为的.doc_第1页
家长这种自认为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家长这种自认为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长这种自认为的“爱”精品源自政治科   开学已接近三个月,我按照惯例在园门口值班,迎接幼儿来园。对于入园后退着走不断在跟园门外家长说再见的孩子,我总习惯微笑着提醒:“宝贝,说好再见就转过身,眼睛看着前面走,小心阶梯”。多数家长能在保安的提醒下,缓缓离开。可是有一位老人却格外显眼,他隔着园门,大声地跟孩子说“byebye”,不停地做着飞吻的手势,孩子则站在园门里嘴里嘟囔着“byebye”及她所谓的要求,跟着不停做飞吻。在我的再三提醒下,方才转身,可才走了两步又回头和门外的家长“byebye”、飞吻起来。接下来他和保安的对话让我有种说不出滋味地难受:   保安:请你赶快离开,不要影响孩

2、子入园。   老人:你了解孩子吗?我们家孩子必须要跟我说一个byebye做两个“嗯啊”(飞吻)才能不哭进幼儿园。    保安:那你不是说了好几遍了吗?你这样让孩子倒着走,碰到台阶很危险的。   老人:你懂什么?我是孩子的太太(曾祖父),我有多宝贝这个孩子,你知道吗?孩子要和我做,我就要陪她做的。不陪她做,她会哭的!   孩子仍旧留着泪,慢慢向班级走去……   家长这种自认为的“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后果呢?   ⒈独立意识的停滞。   孩子慢慢长大,进入幼儿园就是一次蜕变。家长每天的“送走孩子”,便是给孩子一次独立的机会,自己走进班级,自己投入游戏,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家长出

3、于对孩子的“爱”,必须给安排好孩子在园的每一个环节,千叮嘱万嘱咐,才肯罢手,长久以往,会导致孩子做事没有主见,依赖性增强,独立的意识更是停滞不前。   ⒉“我最大”意识的膨胀。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引导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但如今“孩子想怎样,家长就怎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孩子要一个byebye做两个“嗯啊”就必须一个byebye做两个“嗯啊”;孩子要买玩具就必须买玩具;孩子说奶奶不对就是奶奶不对……这样的教育往往助长了“我最大”的意识,长大的她(他)会受到周围朋友的欢迎吗?   针对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对策。   ⒈现身说实。家长的这

4、种行为也不能排除担忧孩子在园生活的可能性,担心孩子在园哭、担心孩子在园不吃饭等。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真实生活,教师单方面的“说”不一定能完全排除家长的担忧,如果抓住孩子的快乐瞬间或场景,通过QQ、网站等途径让家长亲眼看到,让孩子“现身”于照片,让照片上的孩子“说话”,铁一样的“证据”是最具说服力的,家长才能放心地“放手”。   ⒉赏一劝众。孩子的情绪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束缚或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若孩子每天忧心忡忡、情绪低落,甚至情绪抵触地进幼儿园,家长自然以不放心的态度对之。教师就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与鼓励,如:肯定孩子某一方面的进步,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某一方面的进步蔓延

5、至多方面的进步;肯定其他孩子的进步,相信他(她)也能做好,以某个孩子的进步蔓延至群体的进步。   ⒊传经送宝。很多家长在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是缺失的,他们只是认为“爱”孩子总归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为了避免出现1+1<2的现象,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配合,让孩子的家长明白溺爱的后果,了解如何处理孩子“我最大”等事件的有效办法。如果孩子的祖辈不接受意见,就从孩子的父母入手,层层剥茧,使其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形成正能量的家园共同体,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孩子的教育伴随其成长的整个过程,只要正确地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孩子累积成长的经验,孩子的明天定

6、能绚烂地绽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