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

ID:5544048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_第3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_第4页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内容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衔接起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思维能力培养而展开,从而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字:情境激趣、培养思维、应用意识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衔

2、接起来,选取有利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建立数学模型的生活材料进行教学,使数学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思维能力培养而展开,让学生在具有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锻炼思维。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不同的人在不同程度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把握与生活的衔接,提高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从生活中捕捉问题,探索规律,主动地运用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中我们要善于从的生活中抽象问题,从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

3、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使感受到与生活的联系——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  如在教学“折扣”时,我作了如下设计:“老师昨天逛街,发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洪客隆超市标着九折优惠,而富佳超市标着八折大酬宾,你们说老师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八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说去打九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问学生,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

4、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意识单位“1”的量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有关“折扣”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他们就会满有兴趣进入角色中。  又例如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身高和体重,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可求知识的脑海。此外,我还运用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学生成功的环境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感兴趣的情境,使感觉到在课堂上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如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我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我们班这次数学测验,得分情况如下:100分的2人;90~99分的15人,80~89分的23人,70~79分的8人;60~69分的3人,不及格的人

6、数有2人。全班平均分数为88.54分。根据以上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百分数的问题并列出相关的算式?”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后,纷纷回答:(1)、满分的人数是优秀人数的百分之几?(2)、优秀的人数是总人数的百分之几?(3)、及格率是多少?(4)、满分的人比90~99分的人少百分之几?(5)、90~99分的人从满分的人多百分之几?……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中可以组织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

7、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在方格纸画出示意图: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可以根据这些,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再及时组织引导进行交流,逐步发展的空间观念。  三、作业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任何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