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

ID:55442273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3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_第1页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_第2页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_第3页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_第4页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其他(心得)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其他论文之教育科研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  一说到教育科研,很多老师就会认为先找项目,在申请论证,然后立项,搞一些活动,做一些统计;管他有没有用,弄一些量化,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支撑”;写一些人云亦云的论文,总结几许“成果”就算完事,最后得分拿奖状,科研就大功告成了。但真正意义又有多少呢?“成果”为何难以推广呢?眼下这种遍地开花搞科研的热闹该歇一歇了。因为,科研拒绝急功近利,不可为了研究而研究,学校的实际需要才是科研的最终动力。我们要搞就搞小范围的、最好是自己的教育行动研究,在博客上贴点教育叙事、课后反思札记等等为自己积淀工作经验,锤炼教

2、学风格就行了,教师搞的科研要避免走上“论文科研”、“晋职科研”、“流产百分百科研”的变味之路  一、当前变味的科研  1、“论文科研”,额外负担,勉为其难。  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都是非常繁重:中学教师每周约12~16节正课,再加每周2~6节辅导课,最少的有14节课,多的20节课;小学教师一般在20节课,多的达25节。每天还要按照规定做好备、教、改、辅、考、研等各项工作,班主任老师还要处理班集体常规事务,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管理同学和与家长沟通……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下,教师想抽出时间搞科研、写论文实在是勉为其难。

3、“论文科研”凸显学校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偏差  教师不愿、不会写论文,而采用抄袭、拼凑等手段敷衍了事,导致“论文科研”的出现,这是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我认为,“论文科研”凸显了中小学对教科研认识上的偏差。在很多学校的教科研管理者眼里,教师搞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表现形式就是写论文。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校对教师的教科研要求就简单化为向老师们下达论文写作和上交的通知。在对教师的教科研进行考核时,论文也就成为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教学研究等同于写论文,这种“唯论文”的观念其实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从教科研的表现形式看,除了论文写作之外,还有一些与中

4、小学一线教师实践性工作更为吻合的方式,如叙事报告、课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一般而言,论文写作更多地偏向发现与揭示教育规律,构建和完善教育理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论文理论性较强,强调严格的规范、体例要求,要求运用科学严谨的概念、术语。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的上述功能、特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有着天然的隔膜和疏离。  我们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其功能主要不是发现规律和建构教育理论体系,我们更应关注通过教科研完善工作和提升自我,促进教育教学的实效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强行要求教师写论文,其实质是用教育理论专家的科研范式去要求中小学教师,结果既没有真正尊重教师

5、的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使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产生不应有的敬畏感,不敢或不愿进行教科研。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常常会产生“失语”的痛苦。他们发现,“唯论文”的教科研需要的是科学、严谨、规范的学术性语言,自己所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写论文时已经变得不再适用。  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札记、教育叙事等研究方式和中小学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经验背景紧密联系,教师在研究中能够很容易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能够运用自己所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这些研究方式扎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其研究结果又能直接、迅速地改进自身

6、的教学,因而比单纯的论文写作更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热爱。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论文并非是中小学教师唯一的、甚至也可能不是最为恰当的教科研方式,“唯论文”的教科研观念必须改变。  2、“晋职科研”,挂号的多,治病的少。  科研得到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理所当然,但很多教师却以其为评职晋级的终南捷径,动不动就申报省级、县级课题来做,堆砌一些素材,空写一些计划、打算,在评优晋级时利用参与科研的相关证明材料,为自己增加砝码,待资本捞够,就失去热忱,不闻不问,得过且过,不过骗过。这种思想包围下,科研立项时挂名的一大堆,干实际工作的往往两三个人,以这种风气这种

7、态度搞科研,怎么可能搞下去,最后大家还不是一哄而散,科研回到原点。  3、“流产百分百科研”,应付考核,名存实亡。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要有科研项目,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并抽专人负责督导实施,难为了校长,更难为了老师。不做吧,扣分难免,有损颜面;做吧,能力欠缺,人手紧张,经费有限。一个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师资较强,人员充实的学校是愿意积极立项,搞好科研的,毕竟是锻炼队伍,助益学校教育质量的活动。科研成为一些学校的负担,原因较多,但主要有:人手欠缺的问题,教师能力的问题,经费问题,学校赏罚评价的问题,大环境中教师生存状态的问题,学校自身实际需

8、要的问题等等。农村小学大多编制紧张,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省级、县级、甚至校级立项的科研与其说是挑战,还不如说是负担。对于这些学校,教育教学的规范、高效还有待大力加强;前人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