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

语文(心得)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

ID:55445128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语文(心得)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1页
语文(心得)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2页
语文(心得)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论文之谈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自古以来教育就是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单一的传授知识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有意识的渗透德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能较容易的在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对于识字教学方面的德育渗透却少之又少,总感觉无从入手。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才刚刚起步,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所以,我认为:只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春风化雨”,在识字教学中,也可以“润物无声”的进行德育渗透

2、。  一、在字理(字源)识字中,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生命力、最有艺术性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的统一更赋予了汉字独特的魅力。汉字还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老师可利用汉字自身的特点、文化内涵,结合学生对于母语的先天的敏锐感,使学生亲近汉字,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怀。如:在教学象形字“月”字时,我利用下图进行解读:  由简笔画一轮明月到甲骨文,再到金文、小篆,最后到楷体的月字,使简单的笔画结构和其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再给孩子们讲讲古人造字的故事,激起孩子们去探索这蕴含着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教学会意字“休”时,让学生观察图片“一根人

3、背靠在一棵树上”,他在干嘛?原来在“休息”。教学形声字“蚂蚁”时,引导学生找出偏旁“虫”,再看看除去偏旁后的字“马、义”,再读读它们,学生们立刻会发现和原来的字发音是一样的。由此,再出示几个这样的形声字,让学生们猜猜它的读音,说说这样的形声字,那兴趣别提有多高啦。在整个识字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在辨析比较识字中,懂得“一分辛劳一分才”  随着学生识字的不断深入,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形近字的区分识记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难题。在教学这类形近字字形时,可以通过以熟字同生字进行辨析比较,发现细微处的不同。如教学“幸”字时,让学生找出与其字形相近的

4、熟字“辛”,观察两字在字形上的异同。用“十分”和“一点”辨析字形,进而引导学生用“幸福”和“辛苦”两词区别字义,并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让字形和字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符合汉字的特点,也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在识字、组词中,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  我曾看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老师在教“打”字时,学习了读音,分析了字型,在组词时,学生们组“打人、打架、打骂”等,教师首先肯定学生有这样的词语,但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接着再让学生组词,很会学生组“打球、打扮、打伞”等。低年级学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像这位

5、老师的教学,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避免识字教学简单而又枯燥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在生活实践中识字,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许多孩子钱没有概念,无法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父母不给自己买心爱的东西就哭闹。在学习《自选商场》一文时,我让孩子跟随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让他们把认识的商品名字记下来,看一看父母一天的

6、工资能买哪些物品,额外的支出是不是超出负荷。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在生活中认字的同时,让他们懂得不能随心所欲,要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当然,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勇于探索,才能在识字教学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德育渗透在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熏陶于一炉,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