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6认识图形(二)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素材冀教版.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6认识图形(二)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素材冀教版.doc

ID:55448736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3

一年级数学下册6认识图形(二)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素材冀教版.doc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6认识图形(二)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素材冀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6认识图形(二)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素材冀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例如: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认识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解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四种图形的特征进行整理复习。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较为抽象的空间概念较差,而动手实践是学生发展图形空间概念的重要方式。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

2、》的理念,例如,例题、“画一画”“剪一剪”“搭一搭”等,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3.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学生学前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浅入深,通过观察、画一画、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基本特征,合乎学生的

3、思维发展过程。教学目标1、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是学生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4、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重点、难点1.2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

4、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难点1、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教学建议“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他们的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整理抽象。针对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课上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块等)让学生充分观察,玩一玩,分一分,让学生

5、学生不知不觉地感知了这些实物的形状。充分调动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二、创设游戏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根据对正方体、长方体等的认识,寻找生活中的实物,这样能把物体、几何图形、图形名称联系起来感知。在游戏中,让学生快乐运用所学知识,并进一步进行升华,提高对图形的认识,有效的分清物和图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安排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1、认识

6、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2、认识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1整理复习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