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doc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doc

ID:55452802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3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蓖(bì)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明年秋      2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3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6整顿

2、衣裳起敛容      7恬然自安      8因为长句      9暮去朝来颜色故      10曲终收拨当心画A.1256   B.2347     C.1389     D.45910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 4.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

3、衰变迁,“幽愁暗恨”。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

4、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6.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着怨愤之情。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思旧赋》而已。C.第四句借回乡情景的想像,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D.末尾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B.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C.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

5、 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8.对下面《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B.第二句写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C.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壶赠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D.全诗既有“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答案与提示1.C 2.B 4.B 5.B(提示:比喻)6.B 7

6、.A(提示:直接描写,并非委婉细腻)8.C(提示:实指诗人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