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

ID:5548983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8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_第1页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_第2页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_第3页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_第4页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开放题型类(五)多角度综合类从以上多个角度综合设问,回答时应注意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信息,理清共几问,分清各问的类型,明确要求回答的角度。回答关键看问号,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忌乱答一通。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答,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力求答案简明,条理清楚。各问答题要领参照上,注意根据提问方式,灵活处理侧重点,严防出现漏答或无意义的内容重复。(六)开放题型类开放型题是近几年才在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其用意也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辨证的能力,这种题型相比其

2、他的主观题而言有更大的优越性,对检测学生的能力有更好效果,这更能达到检测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04年的高考试题广东卷、湖北卷、辽宁卷、浙江卷中做出了尝试,这是以后高考的新动向。对这类题型的解答,只要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论述的合理与不合理之说。题型分析一、评价题型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示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

3、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及答案〗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借出土的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参考:〖失误及矫正〗评价题型常见的失误主要有:判断失误造成全题失分,阐明理由不得要领。但前者失误是最主要的。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入阅读理解诗词,想当然回答

4、,一念之差判断失误,造成无谓的丢分。在阐明理由时也只是蜻蜓点水,不能紧扣诗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或只判断而没深入分析。回答时应注意: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不能想当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评价角度:内容还是形式,全还是局部,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再把它和原结合起分析。一般而言,对题干中的第一问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大多情况下要同意这种说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总之,第一问回答要把握准确,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具体分析时,要有原意识,要结合原相关内容分析评价,做到点面结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说教。回答时要

5、两问兼顾,不能省略第一问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问而不展开阐述。每一问都有赋分值,一般说,第一问给1-2分,若只回答第一问而没展开阐述,一般不给分;第二问给4-分。因此回答既要紧扣原,又要照应题干要求。二、比较评价题型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示例〗1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双调】 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

6、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分析及答案〗这是一道半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能自圆其说,无论你认为哪一首更好都可以。关键是要能比较准确的说出该首小令所写出的意境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失误及矫正〗比较评价题型容易出错的现象有:在整体把握上顾此失彼,就其中一首诗大力评价;不注重题干中提示的比较角度;在表述上条理不清,层次不明,要点不全。这种题型回答时要注意: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其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

7、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寻求诗词的差异性。最后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示例〗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6分)春 兴 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⑴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3分)答案应该这样组织:首先回答:然后回答:最后解释:三 综合表述型综合表述型就是命题者在问题设置上比较笼统,要求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分析评价诗歌。这是一

8、种全开放性的鉴赏题型,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作答结果看,答案相当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论。〖示例〗 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