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

ID:55491522

大小:8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15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金坛市城西小学徐香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学习习惯本册教材突出了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这两个习惯的排列顺序和语言表述体现出了新的教学理念。1、从两个习惯的培养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2、从语言表述看:(1)“倾听”更加贴近课标。因为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教材表述与课标表述力求一致。同时,倾听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情绪状态,这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2)“勇于”更加切中时弊。对学生的表达训练,课标中提出“有表达的自信心”,自信心首先缘于

2、勇气。现在许多孩子缺乏发言勇气,所以,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是时代的需要。“勇于发言”明确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培养的的发言的胆量,有了胆量,才有锻炼的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增强了自信,才会喜爱发言、主动发言、大胆发言。(3)“认真写”更加关注过程。就写铅字而言,写好是“结果”,“认真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这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过程”是一致的。关于学习习惯的教学,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训练,天长日久,就会让这些外在行为变成孩子内在的、自觉的行动。习惯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走向成

3、功的重要保证。识字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只要求认识的185个。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识字1》~《识字8》),二是随课文识字。集中识字共8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1、词串识字(识字1、识字2、识字5、识字6均为词串识字,主题分别为:春天、体育运动、夏天、夏夜。)2、看图会意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并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短文。如“识字3”便是通过有关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儿童初步认识到绝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识字7”则通过形象化的图形来显示“人

4、从众木林森”等是怎样以基本字逐步叠加来体现字义的。3、转转盘识字。先通过转转盘显示一组同声旁的字,再将这些字编进短文,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识字”4、8均属于这种形式。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结合课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多种识字方法。(1)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趣点。词串识字——入情入境读,把词串当做一首小诗,当做一幅画,当做一篇散文,读出意境。会意识字——追寻汉字演变的历史,体会人民的智慧。转转盘识字——让快乐的转盘游戏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地识字。(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激发学生针对不同

5、的字形,发挥想象,赋予每一个字以形象的记忆,使得生字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例如:春:三人结伴看日出树:“又”到村子里玩(3)精心组织,在游戏、活动中识字。组织“转转盘”、“摘果子”、“生字开花”、“高空降伞”、“看图识字”(针对形声字)、“我比画你来猜”、“送字宝宝回家”……等游戏学习生字。2、认真写好铅笔字。(1)仔细观察。(2)形象讲解:①春,左手右手要伸展,低,脚要高高跷起来;②左右结构的字,编成儿歌,“你让我,我让你,永永远远不分离”。(3)放大示范:如“春”、“落”、“迎”等易写错字,教师放大示范,引起学生关注。(4)潜心描摹。(5)持之以恒。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每节

6、课10分钟的随堂写字练习要落到实处,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一年级下学期在写字指导上,不必再像一年级上学期那样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的分析,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尝试。教师只对新出现的偏旁、重点笔画、难以把握的结构作指导,重在教给学生同类字的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形成写字能力。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如学习识字1,让学生唱有关春天的歌,画有关春天的画儿;学习了识字3,教师可多做些形象字的卡片,每个同学发一张,并让同学互相交流,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如

7、在第一单元学习后,我们还应补充些充满童趣的,反映春光、运动的诗歌、童话故事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语文学习和生活有机联系。把学生带到田野,让他们亲眼、亲身、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春天的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夏日的蛙鸣蝉歌、瓜甜果香,这种学生体验比老师的讲解要深刻得多,真实得多。结合课型,聚焦案例词串识字课型词串识字课型的一般流程是:(一)定向积累,主题交流。定向积累是积累知识,调动情感的课堂热身活动。往往是与教材有关的“词语百宝箱”的积累。主题交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障碍点,进行开放性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