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

ID:5549380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8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_第1页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_第2页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_第3页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_第4页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_第5页
资源描述:

《揭秘传销式培训内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请君入瓮的方法:造神名满江湖的“管理培训大师”们不是在卖课程,而是在经营一门混杂着满足中小企业老板精神需求与实用主义的奇特生意。这种模式被很多人欣赏并在研究复制之道。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当遭遇发生在快速的社会变迁时代时,人们发现旧方法无法解决问题……那些能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的人就会成为“文化英雄”,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产生一种权力。费孝通把这种权力叫时势权力。利用心灵之惑造神:XXX“大师”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已经意识到了,老板们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样打拼到底要什么?中国最先富起来的人

2、需要方向,赚钱能解决人的物质需求,但不能解决精神追求。当下的中国缺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传承断裂,人们难以找到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体系。这个时候人陷入烦恼就很难解脱,不得不去找人指点迷津,于是给“大师”们留下了操弄的空间。这样的培训课程,经常强调要有大爱,要能利他。这两个概念有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作用,这种培训过程中,讲的不是逻辑,而是“相信”,其实就是一种宗教推广的过程。这样的培训,对员工打鸡血、对中高层讲体系、对老板谈信仰,最终成为老板的人生导师和企业教练。群体催眠术制造现实扭曲场: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B.Cialdirli)在

3、其著名的《影响力》一书中,列举了对人产生影响的几个原则:互惠、承诺与一致、喜好、权威、社会认同、稀缺。在许多大师课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原则被巧妙地利用了。假如更深入地了解群体心理学和催眠术的知识,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课程中的各种心理暗示、身份重置、场景代入、话语暗示、过度包装、层级设定、利益诱惑、眼线安排……很容易让人陷入非理性思维模式。而让人进入非理性思维就是造神的开始。当你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来到这样的培训场,首先震惊你的是人数。300人的公开课就算非常成功,而刘一秒的培训,一场可以招几千人,而且敢收高价。这种营造出超级权威的气魄对做

4、企业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即使你不信服培训的内容,也很容易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培训即便如此一般,都能做到几千人的规模,我为什么不能够在自己的企业做到?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当你见到这么多和自己气质相近的老板们为一个培训师疯狂时,你可以怀疑培训师,但你怎能怀疑这么多老板的智商?人总能保持理性是非常困难的:人在群体中时,往往会屈服群体的力量,放弃自己的独立意志。这一点,在法国人勒庞一百多年前写的《乌合之众》中有深刻的描述。这样的培训课程,很多细节都经过精心策划:整齐宏大的座位阵列、统一设计的仿宗教服装、刻意放大图案的纸板、节奏鲜

5、明的音乐……这些前期铺垫都是通过一系列仪式和符号暗示:现在我们必须进入一个团体,在这种氛围中学员会不知不觉放弃自己的身份,被转为一个新的代号。大师们特别喜欢给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学员喊代号,通过代号特征让你遗忘你本来的身份,以做出和你新身份相符的行为。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培训师经常问:“这句话听明白的举手。”这种符号式问题的反复提出,让学员不得不建立一种追随地位。他们不会问:“关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而是作封闭性的提问:对不对?是不是?同不同意?引导学员放弃心理上的抵抗,只要你第一次点头或者举手,你就选择了被设定的立场中;当

6、你的行为作出改变之后,你的态度一般也会随之调整,否则你就面临“认知失调”的困境。这其实是利用心理学上的认知协调、门槛效应和从众效应等原理的叠加,逐步消除你对他言论的抵抗力和判断力。生活在扭曲力场中的人,假如不醒来,在一段时间内一定是快乐甚至无比幸福的。用反智方式教学:在《乌合之众》中,勒庞已经预见到,在未来时代,说道理已经没用了,需要的是用催眠来代替演说,用暗示来代替雄辩,用文宣来代替法律。不再需要去说服民众,而只要用戏剧的方式去激发他们采取行动。当有人打算用各种社会学说影响群体的头脑时,需要借助“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群体因为

7、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根据勒庞的观察,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大师”们不给你任何思想武器,只给你一种精神力量,让你忽略外界的一切而活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他们是把培训当成买卖来做的,只不过卖出的产品不是智慧,而是每个学员的自我感悟,然后他让你相信,这些感悟都是在他的智慧启发下产生的。二手思想的勾兑:缺少扎实学术思辨训练的中国“大师”们,最擅长的不是发展一套思想,而是擅长找个新名词概括现象、找个新视角分析现象

8、、找个新段子演绎现象。然后用这些名词来把自己包装成某个领域的导师、创始人、实战专家……更有甚者,他们干脆把别人的总结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就变成自己的思想,用来牟利。认真分析这样的课程,你会发现很多内容是从宗教、哲学典籍中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