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好听的声音.doc

综合好听的声音.doc

ID:55498106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5

综合好听的声音.doc_第1页
综合好听的声音.doc_第2页
综合好听的声音.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综合好听的声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阳光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及反思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活动名称:综合《好听的声音》执教老师:陈春红活动目标: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活动重点: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活动难点: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活动准备: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录音。2、音乐:大鼓和小鼓。3、每人一只空口香糖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图片。活动过程:一、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

2、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师: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师: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

3、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五、结束活动。师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问: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我们到外面去吃吃看就知道了。(幼儿随老师离开教室)活动反思:《好听的声音》这节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设计的,让孩子在听听、说说、玩玩的活动中,感知不同事物的不同声音。开始选择这节课的时候,我有点犹豫。这节

4、课的幼儿操作比较多,面对这么多孩子,他们是否听我的指令活动?注意力是否能被我吸引过来?但我又想让孩子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里学中玩,玩中学。活动中,首先我是以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是让孩子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声音提高感知觉。以前孩子们对身边的声音有的也许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学了以后,今后对生活周围的声音会产生兴趣,敢于探索。接着,我让孩子感受两种不同音量的声音,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物体的相对性。模仿大鼓的声音,黄豆要

5、多,但又不能太多,力气要用的很大。小鼓的声音,力气要用的小或黄豆要用的很少。最后我出示三种不同硬度的糖,让孩子猜想哪个是大鼓的声音,哪个是小鼓的声音,并进行探索。整个活动层次还是比较清晰,孩子们始终保持在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中,听我的语言提示有序地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尝试、模仿、观察、比较、倾听,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但也有一些不足,活动前,我以为一切准备都很充分,可是活动中没有想到耳麦没电了,于是剩下的时间里我组织活动时嗓子就有些吃力了。这提醒了我,在今后的活动中不要忽视每一个细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