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D:5551509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8

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作者:梁静【摘要】目的分析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指导。方法 选择174例患者,分析视疲劳产生的原因和主要临床症状,总结我科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产生原因方面:屈光不正最多,身体原因和精神原因均较少,其他原因2例,临床表现方面:眼部酸胀感最多,复视和其他症状最少。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视疲劳患者能达到预防和缓解作用,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视疲劳  原因  临床症状  护理 视疲劳是以患者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心理)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属心身医学范畴,随着眼科学和视光学发展以及精密仪器的出现,大多数学者

2、逐渐认同视疲劳的整体观念,既有局部原因,也有全身因素[1]。本研究主要分析我院视疲劳患者的主要产生原因和临床症状,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眼科就诊的中青年视疲劳患者174例,其中男61例,女113例,年龄18-40岁,平均(25,。3±4.9)岁,症状出现时间25-153d,平均(45.6±7.9)d,患者所属职业为:医生65例,教师32例,电脑工作人员25例,财会17例,修表工人9例,车衣工人6例,其他工种2例。 1.2 方法 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用眼卫生、配镜情况以及病史特点等,由对患者眼

3、部各项相关检查,测量阅读时眼与书本距离,分析所有患者视疲劳产生原因和主要临床症状,并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有效的一般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视疲劳产生原因 其中屈光不正最多,达到132例(75.9%),身体原因和精神原因均较少,在2%左右,其他原因2例,分别为眼外疾病所致和先天性远视。 3 讨论 出现视疲劳往往是由于本人视觉缺陷造成的,如果不予纠正,而用改变姿势来弥补,结果往往是视力变得更坏或造成疲劳加重,最普通的视觉矫正方法是配戴合适的单焦点透镜[2],且视疲劳患者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临床变现也不尽相同,本组总结我院174例患者的视疲劳原因及

4、症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措施。 对于视疲劳的原因,未矫正的屈光不正使视网膜成像不清,因而造成辨认困难,同时屈光不正的眼常要矫正其生理缺陷,故易引起调节疲劳,隐斜视为了保持正常眼位和维持双眼合像,易引起眼外肌的过度努力和紧张,也是常见的视疲劳原因[3]。同时钟德斌等认为环境因素目前已成为视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外界环境对视觉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光、声、温度、化学刺激物,而且生活节奏的紧张,昼夜更替等环境的因素通过大脑皮层对调节眼外肌或精神上的干扰所致视疲劳[4]。本组中视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屈光不正、斜视、眼底病、环境原因、身体原因和精神原因,其中屈光不正最多,

5、身体原因和精神原因较少,其他原因2例,分别为眼外疾病所致和先天性远视。对于临床症状主要有酸胀感、干涩感、怕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眼部及头部疼痛、复视和记忆降低、失眠,眼部酸胀感最多,复视和其他症状最少,均为7例,其他症状又包括:恶心呕吐3例,眼睑跳动4例。 视疲劳的根本原因是用眼过度,一般护理上,建议患者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减少与电脑、电视、电游的面对面时间,至少每小时休息十分钟,可以闭目养神,或远眺绿色,即使是短暂的几分钟,也能让眼球获得充分的休息,还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坐姿,确保照明光线柔和稳定,出现视疲劳时最好先到医院眼科检查,排

6、除屈光不正、青光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所导致的视疲劳,以免耽误治疗2。健康教育,进行一级预防也非常重要,我们主要建议患者在清晨起床,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以手掌熨贴双眼,反复3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通过此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视疲劳。对于饮食护理,建议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番茄、豆腐、牛奶、鸡蛋、瘦肉等,容易上火的避免吃韭菜、羊肉、狗肉、辣椒等热性食物,少吃冰棍、梨、香蕉、奇异果、柚子,螃蟹等,适当多进食山药、枸杞、莲藕、红枣、龙眼,少吃花生、盐和味精。 参 考 文 献 [1]吴晓蓉.引起视疲劳病因分析及防治.当代

7、医学,2009, 15(30):90-91. [2]吕杰,杨菊珊,曹燕.视屏显示终端作业者视疲劳的原因及其防治.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12):1319-1320. [3]喻涓.46例视疲劳原因分析.中国校医.2008,22(1): 79-80. ***************************************************************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