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ID:555202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8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1页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2页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3页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4页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事物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因此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都是前进的。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所有的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3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所以,质变

2、就是发展。4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量变是一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6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了发展。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7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着的,因此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练习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A)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

3、旧的生产关系A①②B①③②③D②④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2~3题。2“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①②B①③②④D③④3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D)①认识“危”的条、根

4、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的趋安避危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B)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

5、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①②B①④②③D③④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B)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①④D②③6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要坚持全面的观点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7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A)A千淘

6、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长期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回答8~9题。8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B)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A①②B

7、③④①③D②④9“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A)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一诗中写到:“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据此回答10—1110从哲学上看,诗句表明(B)A人对春归花残的抱怨B事物是变化的,变化一定是有规律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D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11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D)A事

8、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