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

ID:55522983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6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_第1页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_第2页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_第3页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_第4页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颐和园》探究型教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颐和园学科: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颐和园》作者: 史荣辉工作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天阁小学  情境: 颐和园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相信同学们都通过资料了解了“颐和园”这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想去颐和园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请先看视频资料,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写了哪几处景点?任务:1、依托网络媒体让学生查阅资料,课前搜集关于颐和园的知识和素材,搜集本地风景的介绍等,体现学

2、生搜集和运用素材的语文能力。2、利用网络搜集颐和园的自然风光图片3、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野”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4、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过程:1、教师、学生进行课前准备2、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

3、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3、提出探究性研究的课题:(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2)看书上的插图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园几处景观的美景。(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4、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找出能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5、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研究:(1)、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

4、明湖及十七孔桥。(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4)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5)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6)十七孔桥是怎样的?(7)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6、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5)说说体会,有感

5、情读课文。7、课内扩展研究。(1)汇报搜集到其他关于颐和园的资料和图片(2)小组推荐交流。(3)背诵喜欢的部分8、课后延伸研究。继续搜集颐和园的资料,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颐和园的景点成果: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将形成下列成果:1、学生能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优美语言,学习按游览顺序、抓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2、通过探究、合作开放式交流,感受颐和园的美丽。3、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资源:1、利用网络搜索颐和园相关文字介绍2、网络搜索颐和园的风光视频3、软件:演示文稿评估:小组分工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及评级分值 优秀(5分)良好(3分)继

6、续努力(1分)合作学习表现分工明确,分工合理。分工较明确,分工较合理分工不明确,分工不合理获取信息来源,整合信息能获取信息,整理使用信息。信息选择不恰当,使用不合理。内容单一,无创造性,能从网络多渠道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合理选择使用信息。内容丰富,富于创造性,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有理有据内容比较丰富,比较有创造性,与课文内容相关。与课文内容较远。参与积极性  全组学生积极参与,有自己发现,提出有价值问题。全组学生积极参与,能发现新的问题能参与但没有发现。发言积极性和条理性能主动发言,有条理能主动发言,条理不够清楚积极性不高,层次不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