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

ID:5552817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全网发布:2011-06-2322:15发表者:蔡瑞兴(访问人次:3406)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简写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 一、PICC适应证与禁忌证 ㈠PICC的优势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蔡瑞兴1、相对传统中心静脉穿刺(CVC)有更少的并发症。2、相对其他短时间外周静脉导管有更长的留置和使用时间。3、相对其他静脉导管更加节省医疗费用。4、减少感染的风险。5、不需要

2、手术放置、可在床旁直接操作。6、病人更加舒适。7、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一针”治疗。8、保护外周静脉。   9、可由护士操作,相对于CVC,护理相对简单。㈡PICC适应证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2、需要中心静脉穿刺(CVC)置管输液者。   3、需要中、长期保持静脉通道者。4、颈、胸部手术的病人。5、需要经常测量中心静脉压力的病人。㈢PICC禁忌证   1、严重出血性疾病。2、有静脉血栓形成史。3、有血管外科史或外伤。4、外周静脉不能确认。   5、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6、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7、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

3、治疗史。㈣PICC导管特点1、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2、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3、导管总长度通常为65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减。4、导管上以厘米做的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㈤PICC应用的要求1、肘部血管良好。2、穿刺部位无损伤或感染。3、健侧手臂。4、配合的病人。5、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 二、PICC穿刺点选择 成人: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儿童:PICC导管通常插入贵要静脉、头静脉、头皮静脉或隐静脉。要根据小儿的体型和发育程度选择最合适的静脉。   ㈠静脉选择1、首选右侧。   

4、2、首选贵要静脉:管径粗,解剖结构直,位置深。   3、次选静脉:肘正中静脉   4、末选静脉:表浅、暴露良好,有分支,静脉瓣相对较多   ㈡各静脉优缺点1、Basilic(贵要)静脉:   优点:上臂最粗最直的通路;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时,更容易穿刺。   缺点:位置远离中线,使插入和护理困难;只有很短的一段血管能够触摸到。   2、Mediancubital(前臂正中)静脉:   优点:易于穿刺和护理;是肘窝部最突出的血管。   缺点:不同病人之间解剖差异较大;由于静脉瓣的存在,放置导管有一定难度。   3、Cephalic(头)静脉:   优点:易于穿刺放置和护理;容易触摸和定位。 

5、  缺点:血管较细且扭曲;汇入头静脉时呈一定的角度,可能导致导管推进困难;在前臂以下血管腔比较狭窄。   4、Brachial(肱)静脉:   优点:血管腔大;保持最完好,即使在多次静脉穿刺的病人。   缺点:位置较深,限制了使用。㈢穿刺点位置选择预穿刺点选择在肘下两横指处。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 三、PICC的穿刺 ㈠导管的选择   在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腔最小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因为较粗的导管其使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引

6、起的并发症,增加静脉炎或血管阻塞的可能。   在任何时候穿刺部位下方出现水肿,但不是由于绷带或衣物过紧所致则应考虑是导管相对静脉较粗,导致静脉回流受影响所致,应是拔除导管的指征。㈡置管前准备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解释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他相应穿刺工具的选择可能性、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2、病人或家属(委托人)签署置管同意书。3、穿刺用品(参阅锁骨下静脉穿刺),一次性PICC穿刺包。4、导管尖端位置确定:遵医嘱和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如液体和药物的类型、输液疗程、药物的PH和渗透压、液体流速和体积。建议有两个可供选择导管尖端的位置: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㈢PICC导

7、管留置长度的测量:   测量病人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以确保导管放置后尖端在上腔静脉内。   1、成人:将上肢从躯干部向外展大约45°~90°角。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尖端最终应位于上腔静脉远离右心房的外1/3处,并与上腔静脉壁平行。如果要使用StatLockâ胶贴,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加2.5至3.8cm,作为导管的长度。   2、儿童:从穿刺部位开始,沿着准备通过导管的静脉测量距离。导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