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

ID:5553119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8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_第1页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_第2页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_第3页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_第4页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必修3第6单元考点11孙中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前自主学习一、旧三民主义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危机 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鸦片战争以,各种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3)孙中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走上了 资产阶级革命 的道路。2.提出:190年,孙中明确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的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民主义。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

2、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必修3第6单元考点11孙中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前自主学习一、旧三民主义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危机 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鸦片战争以,各种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3)孙中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走上了 资产阶级革命 的道路。2.提出:190年,孙中明确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的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民主义。3.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

3、的 清王朝封建 统治。(2)民权主义: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 地价 ,现在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 国家所有 ,由国民共享。4.评价:(1)积极性:是比较完备的 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 政治 、 经济 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 民主权利 的愿望,是 辛亥革命 的指导思想。(2)局限性:没有明确 反对帝国主义 ,没有彻底的 土地革命纲领 。.实践及结果:(1)1911年 辛亥 革命,推翻封建帝制。(2)1912年建

4、立 中华民国 ,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反对 封建专制 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但并没有改变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先后发动 二次革命 、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但都先后失败。【疑点1】如何理解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指点迷津:①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②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③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④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

5、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1.从“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  (1)孙中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2)俄国 十月革命 的胜利和中共的影响。(3)改组了 国民党 。(4)孙中思想的伟大转变。2.提出标志:1924年,地点: 广州 ,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立了实行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二、新三民主义3.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 平民 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6、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实行“ 耕者有其田 ”的政策,改善农民与工人的生活状态。4.对新三民主义的评价:(1)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推动了 国民大革命 运动的发展。(2)是孙中在 民族民主革命 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是孙中一生中最伟大转变。【疑点2】如何理解新三民主义是对旧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指点迷津:新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内容;民权主义中都主张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

7、但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享有的范围很空洞,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享有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中都主张平均地权,但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民生主义更多地关注了民众的生存问题。堂精讲精练1.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三民主义。(1)从理论上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

8、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从实践上讲,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