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

ID:55534910

大小:2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6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_第1页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_第2页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_第3页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_第4页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转子绕线机结构图控制器设计的具体要求是[22]:1)响应的稳态误差小于1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0;2)系统对阶跃输入的超调量在10﹪左右;3)按=2%要求的系统调节时间为3s左右。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精度,必须采用高增益,但过高的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都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调节不同的值下的系统响应。=500时对应的控制器的瞬态响应如图16所示。上升时间,峰值,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终值。速度误差系数速度误差当取不同值时系统的各项性能501.53---2.69111001000.6621.088.51.452.111250200

2、0.3671.330.20.9122.8114253000.281.4746.60.7493.61616.74000.2341.5959.40.6624.881812.55000.2051.769.90.6077.51110106000.1861.79790.55812.81128.37000.1711.8786.90.52440.81147.1当=500,=10%,刚好满足设计要求,但系统对阶跃输入的%=70%,=8s,远大于设计指标值。因此,必须采用较为复杂的校正网络。要求,取=500,绘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超前校正: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表明,系统引入超前校正

3、网络后,相角裕度明显增大,动能改善较大,超调量及调节时间已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0使得系统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高达20%,不符合设计指标要求。为了减少系统的稳态误差,可尝试用根轨迹法设计滞后校正网络三种校正设计结果校正方案增益放大器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阶跃响应超调量70%8%13%调节时间/s814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10%20%5%105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