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ID:5553765

大小:2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18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_第1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_第2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_第3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_第4页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2012届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及实质。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

2、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辨证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事物自身的否定外力的否定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否定与肯定的关系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么肯

3、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泉和动力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2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3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②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

4、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3)推动人类思维和化的发展。①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②人类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泉

5、。【拓宽】(1)创新的哲学依据:①从唯物论角度说,创新精神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②从辩证法角度说,创新精神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③从认识论角度说,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创新精神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2)如何提高民族创新能力?①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6、②深化改革,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扩大对外开放,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3)企业如何推进自主创新?①创新需要勇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创造条,克服困难,走自主发展之路。②世界是物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推进企业创新,需要科学的态度,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4)青年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①努力学习科学化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②积极实践,勇于探

7、索;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化创新及其他创新。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小结】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