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

ID:55550217

大小:10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6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匝道桥第7跨满堂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C匝道桥全桥长度为150米,上部构造为两联3×20+4×20m等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全桥共计两联,本桥位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1、2、4、5号墩采用墩梁固结,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台为重力式桥台,钻孔桩基础。上部构造施工时,先浇注第二联4×20m,采用两端张拉,一次落架的施工方法;再浇注第一联3×20m,采用一端张拉,一次落架的施工方法。全桥现浇共有C50砼956m3。其中,第7跨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案.二、施工方案1、地基处理用挖掘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人工配合并将地

2、表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90%以上,然后浇注10cm厚C25砼,横断面地基宽度应超出最外侧立杆1m,并放1:1.5坡。地基范围四周挖设50*50cm的排水沟,砂浆抹面,必须保证排水通畅,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避免碗扣支架产生不均匀沉降。2、支架搭设满堂支架采用钢管型号Φ48×3.5。满堂架基础采用10cm厚C25砼硬化。钢管支架采用方木支垫,方木底必须垫实,必要时可用砂浆找平。钢管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距底座小于20cm的立杆上;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其对接或搭接扣件应交

3、错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立杆上部采用顶托并搭接连接,立杆上的扣件接头应交错布置,搭接长度大于1米,立杆必须垂直,腹板下3×50cm范围内立杆扣件至少6个,其他部位立杆扣件至少4个,立杆下部采用对接连接,注意钢管接头不得在同一平面,应错开搭接;钢管沿纵向在跨中平均布置间距为1米,在两端靠墩柱处两米范围内间距为0.5米;横向间距在腹板底为0.6米,底板其他处为0.8,翼缘板底1.0米。钢管支架两端应与墩身连为整体,增强稳定性;每根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少于是2根并应超过5根

4、,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之间,纵向剪刀撑沿横向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沿纵向每隔10米设置一道。搭设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根据投影线定出箱梁中心线,同样用白灰作出标志。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置碗扣支架。根据立杆位置布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厚5cm*宽20cm的木板,使立杆处于垫板中心,垫板必须放置平整,不得悬空,可用砂砾找平。钢管支架上设置顶托,为了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

5、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1、纵横梁安装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10*15cm的方木纵梁,在纵梁上间距30cm安放10*15cm或10*10的方木横梁,横梁长度至少比顶板一边宽出50cm。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任何相邻两根横方木接头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上。1、支架预压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预压采用水箱预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

6、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a.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b.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在观测标高的同时应观测点位的平面位置是否变化。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

7、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在加载前应逐个地检查每个扣件、顶托的旋紧情况,并同时检查立杆与底下方木的垫紧情况,在加到50%的荷载时,应对顶托的顶紧情况和方木间的挤压情况,严防顶托悬空。c.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均匀卸载,卸载时要全梁段均匀、对称的进行,严防荷载采生偏压,卸载的应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于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5、模板安装a.底模板底

8、模板采用1.15cm厚高强度竹胶板,模板在安装之前进行全面的涂刷脱模剂。底板横坡按设计要求,横向宽度要大于梁底宽度,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模板之间连接部位采用海绵胶条以防漏浆,模板之间的错台不超过1mm。模板拼缝要纵横成线,避免出现错缝现象。底模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