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

ID:55562240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7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_第1页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_第2页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_第3页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_第4页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车运行控制实验一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绘制列车速度限制曲线一、整体思路1.任务分析由浅入深,首先分析习题A,掌握题目要求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完成习题A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临时限速,即习题B,进一步掌握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尝试完成习题C,深入分析限速的加入对于列车运行的整体影响。2.平台选择由于此项问题是得到速度与位置的对应关系,需要大量的计算,且最终结果需要以图象的形式表现,因此选择MATLAB进行本题的辅助分析,既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又有图象处理能力。3.完成过程先利用速度-位移相关公式,通过手动计算得到列车位置s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

2、,再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每个位置通过MATLAB进行相应计算,最后画出图象,得到列车限制速度曲线。二、原理分析1.原理概述要求绘制列车限制速度曲线,即分析最高速度与位置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图像。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列车从前一速度制动降低到限制速度时所需的最短距离。但该距离必须保证安全。2.公式推导列车从开始制动到减速至限制速度经历了空走和制动两个阶段。设列车制动前速度为vmax,制动后速度为vmin。⑴空走阶段:制动力为0,牵引力保持制动前状态,考虑最不利情况,即列车需制动时刻正处于最大牵引力加速阶段,此时加速度为a1=

3、1.7。设空走阶段位移为s1。⑵制动阶段:牵引力为0,制动力最大,此时加速度为a2=1.5。经历空走阶段后,制动阶段的初速度为v=vmax+a1t。设制动阶段位移为s2。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从开始制动到减速至限制速度的总位移,即防护距离为:因此,设列车当前位置为s,列车运行到限速区段的位置为sm,此时可得列车当前位置与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将已知数据代入以上公式可得到:由此可得到解决本问题的关键函数,将该函数使用在MATLAB中,源代码为:function[v]=limit(sm,s,vmax,vmin)v=-1

4、9.2+sqrt(172.8+vmin.^2+3*(sm-s));ifv>vmaxv=vmax;endifv<=vminv=vmin;endend三、绘制曲线1.编程思路编程的关键在于limit函数,在不同限速要求下,将不同位置相对应的速度要求及位置的值代入。本题是计算不同位置的最高速度,不能直接通过limit函数画图像,而是需要将不同位置的点分别代入,再利用函数进行计算。因此需要利用数组和for循环,每隔1cm计算一个速度点,将这些速度点连成曲线。2.源代码(此部分只截取代码的关键部分,完整代码见附录)⑴习题A

5、只需考虑最高限速和在1366米处停下:Vmax=150/3.6;Vmin=0;Sm=1366;fork=1:V(k)=limit(Sm,S(k),Vmax,Vmin);End(2)习题B除最高限速外,还需考虑400-900米限速的条件,因此将整个行车过程分为三部分考虑:第一部分(0-400米):fork=1:40000Vmax1=150/3.6;Vmin1=80/3.6;Sm1=400;V(k)=limit(Sm1,S(k),Vmax1,Vmin1);end第二部分(400-900米):fork=40001:90

6、000V(k)=80/3.6;end第三部分(900-1500米):fork=90001:Vmax2=150/3.6;Vmin2=0;Sm2=1366;V(k)=limit(Sm2,S(k),Vmax2,Vmin2);end得到图像如下图:此图中红色标记部分出现了速度的突然下降,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需要对源程序进行改进。不能将400-900与900-1500这两段程序分别考虑。而应合并分析。修正后程序如下:fork=1:40000Vmax1=150/3.6;Vmin1=80/3.6;Sm1=400;V(k)=li

7、mit(Sm1,S(k),Vmax1,Vmin1);endfork=40001:Vmax2=80/3.6;Vmin2=0;Sm2=1366;V(k)=limit(Sm2,S(k),Vmax2,Vmin2);end更改后:(3)习题C此问题中有两个临时限速,分为四段考虑,核心程序如下:第一部分(0-200米):fork=1:20000Vmax1=100/3.6;Vmin1=60/3.6;Sm1=200;V(k)=limit(Sm1,S(k),Vmax1,Vmin1);end第二部分(200-380米):fork=2

8、0001:38000Vmax2=60/3.6;Vmin2=40/3.6;Sm2=400;V(k)=limit(Sm2,S(k),Vmax2,Vmin2);end第三部分(380-900米):fork=38001:90000V(k)=40/3.6;end第四部分(900-1500米):fork=90001:Vmax3=100/3.6;Vmin3=0;Sm3=1366;V(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