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

ID:55565350

大小:4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8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_第1页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_第2页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_第3页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_第4页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孩子得真正的家庭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家庭教育走过了第一次国培,让我成长了很多。是它,让我在知识与教学的结合中寻找到了新的视角,扩展了我思维的宽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让我有了再次想要探索和拼搏教育事业的信心。一直以来,我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上有所困惑,如何能够实现家校联合共创佳绩的最终目标,让我冥思,让我苦想,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一片蔚蓝色的天空呢?下面我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一小的归纳与分析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我们也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我们忙于工作,疲于应付生活,却往往忽视了对下一代的教育。

2、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也是最长久甚至终生的导师。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终生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进入到关键阶段,小学时期孩子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1.家庭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

3、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1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15%。8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和代理监护人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有的未成年人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4、,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教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1.2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或其他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如厌学、逃课、外出打电子游戏、上网,有的甚至与社会上的“混混”聚在一起,逐步沾染上赌博

5、、看黄色录像、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例如发生在2006年3月5日紫金县育新中学两名初二学生为打游戏机入室盗窃杀人事件就是因为缺少家庭教育引发的。不少家庭的老人有迷信、打牌、饮酒等行为,对孩子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家,要承担所有家务和田间劳作,也无法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部分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这部分家长对此心里虽然非常清楚,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反而认为这是生财的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把孩子接到所务工的城市去,让孩子耳濡

6、目染一些非法行为,甚至让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的帮手,做着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不良影响。1.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大家工作都很忙,下班本来就很疲劳,还要烧饭,洗衣,做家务,带孩子,哪还顾得上和孩子交流呢?但是孩子需要交往,需要你们成为他们的朋友。有一次,几个朋友带着孩子在一起玩,当一个朋友有事要先走,她带着孩子即将离去,而另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拼命的哭泣,不要他的伙伴走。由此可见: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就知道要与人交往,孩子是需要交往的。而现代人工作节奏加

7、快,使家长们与孩子交往时间少了。曾记得一则广告:星期天了,一位父亲却因为工作太忙,即将出门,这时,他的孩子手捧着自己平日里最珍爱的储蓄罐站在他的面前,这里面是孩子平时一元一角省吃,省用存下的零花钱,孩子问爸爸:“爸爸你一天能赚多少钱,我用这些钱,买你一天的时间!请你陪陪我!”听到这个故事,我不免心酸,是啊,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的活动主要以玩玩具、看电视为主,他们面对的是冷冰冰毫无生命的物体。这也是大多孩子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所在。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

8、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而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