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pdf

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pdf

ID:55572569

大小:179.2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8

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pdf_第1页
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护理研究2011年5月第18卷第15期麻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鲁丈荣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科,I~t.1rI攀枝花617061【摘要】目的:研究麻疹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感染科收治的72例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对症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为10~14d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麻疹患者的对症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并发症的好转率,减少住院时间,使患者早El’康复,此

2、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麻疹;临床特征;传染疾病;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00—0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传耳后一发际一颈一躯干一四肢一四肢远端(足底、手掌),出染性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比较多见【1】。主要临疹期为稽留热,随着全身症状的不断加重,发热类型可为超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高热。出疹初期的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逐渐转为深红色,皮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针对麻疹的临床特征,疹融合成片状,压之褪色,且疹间肤色正常,一般

3、6~8d皮疹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工作。更要加强对症护理,增出齐,退疹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且皮疹转为深褐色,其消退加患者康复信心。为此本院对36例麻疹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后会有浅褐色色素沉着,10d左右消失,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基础上,进行对症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体温恢复正常。1资料与方法1.3观察及护理对策1.1一般资料1.3.1对照组常规护理①出疹前后5d为麻疹的急性传染选取2o09年9月~2010年6月来本院传染科住院的72期,应严格做好消化道隔离,限制人员探视,病室通风lh/d,例麻疹患者,其中,男51例,女21例,年龄18~44岁,平均且避免对流风闭,保持室内空气新

4、鲜;②保持皮肤、口腔清洁,32.4岁;接种麻疹疫苗者52例,未接种疫苗者12例。接种史每天晨起、餐后、睡前给予0.9%NaCI溶液漱口.定期用温水不详者8例;发病时间:集中于35月,6月后发病率明显下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勤更换内衣,避免强光刺激眼睛,若眼降;所有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其中,肝损害27例,心肌损害角膜干燥者,必要时使用眼药水1~2次/d;③出疹期患者有19例,腹泻l2例,肺炎l4例。现将72例麻疹患者随机分为高热,应做好饮食护理,可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鱼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类、蛋类以及豆制品食物,多饮水,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补充龄、

5、麻疹疫苗接种史、并发症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足量的维生素;④保证患者睡眠充足。各项护理操作应集中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进行,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促进患者的舒适,皮疹消退后可1.2临床特征适当活动。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眼结膜充血症状,1.3.2观察组的对症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并进行对发热1—2d后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可见白色细小点症护理。①高热的护理:出疹期患者出现发热,若不超过散在分布于颊黏膜上,4~5d后开始出疹,典型的出疹顺序为39oI=,可不进行任何处理。若患者出现高热,可用冷毛巾湿管,以便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并根据出入量情况给予

6、能够维持病儿呼吸道通畅、保护气道通畅、提供良好呼吸支相应的处置并作为观察肾功能及肾血流量的重要指标。留置持,促进疾病康复。尿管期间做好尿管的护理。每天使用碘伏或氯己定常规消毒【参考文献】2~3次,防止尿路感染发生。机械通气过程中患儿易发生腹【1】钱素云.,J、儿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胀,一般可胃肠减压,减轻腹胀,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性(6):506-508.质,按时按量喂奶,喂药。[2】荣华.机械通气在危重型哮喘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4,2o(12):1383—1385.2结果[3】杨雅丽.气管切开患者两种吸痰法的效果观察[J

7、].青海医学院学报,98例重症患儿经系统呼吸道护理,未出现坠积性肺炎、2000,21(3):158.痰液窒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呼吸道并发症。[4】刘英玲.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4.3结论[5】权明桃,江智霞,袁晓丽,等.人工气道理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重症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制定周密的志,2008,23(4):308.呼吸道护理计划,细致的呼吸道护理,精心的机械通气护理,(收稿日期:2011一O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