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

ID:55573626

大小:2.8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5-18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_第1页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_第2页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_第3页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_第4页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标准规范文件:DB 36/T 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93.080.20P66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echniqueSpecificationforDesignofExpresswayAsphaltPavementinJiangxiProvince2010-05-18发布2010-09-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576—2010目次前言II1 总则12 术语及符号13 设计依据54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115 路基与垫层166 底基层与基层167 沥青面层188 路面排水设计289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34附录A(规范性附录) 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

2、面气候分区图3637DB36/T576—2010前言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要求。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江西省交通厅彭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润龙、胡钊芳、雷茂锦、孙斌、廖晓锋、江涛。37DB36/T576—2010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1 总则1.1 目的为适应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路面满足使用要求,保证路面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制定本规范。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收费站路面结构设计

3、、服务区路面结构设计、桥面铺装加铺层结构设计、隧道路面结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江西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推荐采用本规范中的相关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对于特殊工程路面结构,可在本规范推荐的路面典型结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对其路面类型、结构组合及厚度做出适当调整。本规范的未尽事宜请参照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执行。2 术语及符号2.1 术语本规范仅给出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术语。对于沥青路面及其设计的其它有关术语,请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的具体定义。2.1.1 沥青面层(asphaltsurfacecourse)采用沥青材料修建的直接承

4、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2.1.2 基层(basecour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以下,用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底基层或路基上。2.1.3 底基层(subbasecourse)在沥青路面基层以下,用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称做底基层。2.1.4 垫层(bedcourse)37DB36/T576—2010介于路基与底基层之间的路面结构层,其功能是改善路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底基层之间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路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基层传下的

5、车辆荷载加以扩散,以减小路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1.1.1 封层(sealcoat)在沥青面层之上或基层之上或在沥青层之间,铺筑的阻止雨水下渗的沥青薄层。1.1.2 粘层(tackcoat)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1.1.3 透层(primecoat)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1.1.4 沥青混合料(bituminousmixtures(英),asphalt(美))由矿料与沥青结合

6、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等。1.1.5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dense-gradedbituminousmixtures(英),dense-gradeda

7、sphaltmixtures(美))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设计空隙率较小(对不同交通及气候情况、层位可作适当调整)的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AC表示)和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以ATB表示)。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又可分为细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粗集料嵌挤作用较好的也称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1.1.6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pen-gradedbituminouspavingmixtures(英),opengradedasphaltmixtur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