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豇豆锈病等病害的防治.pdf

棚室豇豆锈病等病害的防治.pdf

ID:55579221

大小:1.35 M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9

棚室豇豆锈病等病害的防治.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棚室豇豆锈病等病害的防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保土肥棚室豇豆锈病等病害的防治锈病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锈病是一种在豇豆上普遍发生的病害,在一些主产微乳剂2000倍液等喷雾,间隔10~15天再喷1次。区病田率达100%,病叶率20%左右,主要为害中下部老叶,  在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黄斑、叶面皱缩,严重的茎蔓、豆荚上也有少量发生。植株矮化,不能开花甚至萎蔫枯死。防治方法:保持田  症状:叶片染病,初生黄白色的斑点,稍隆起,后间适宜湿度。清除杂草,消灭蚜虫寄生传播途径。药剂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斑,严重时病部变红褐色,远看叶防蚜治毒。用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喷雾2~3次片似被烧灼。

2、最后叶片干枯,功能丧失,植株衰老死亡。防蚜虫,病毒病发生后及时用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喷雾  传播途径:病原真菌多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田间越防治。冬,通过叶片上的水流侵入植株,可借助风雨或灌溉进炭疽病行传播。  叶片上多发生在近叶脉处,产生红褐色至黑褐色多  发病条件: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角形小条斑,叶柄茎蔓受害出现红色凹陷,豆角上产生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高峰在开花圆形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病斑,边缘浅褐色至粉结荚到采收中后期。菜地低洼、排水不良及栽培上过于红色。防治措施: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药剂密植或植株徒长、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

3、重。选用25%阿米西达、10%世高、75%达克宁等喷雾,交替  防治措施:加强管理,综合防治。发现症状,及时使用,连喷3~4次。(河农)用药剂防控。可选择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小麦拔节后不宜喷施除草剂  小麦和杂草在不同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对小麦的安全性能也有所不同,各种除草剂性能不同,所以正确掌握好施用时期很重要,尤其是在小麦拔节后至幼穗分化期施药,更应注意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  在现在的农药市场上小麦除草剂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大多小麦田除草剂都是在小麦拔节前使用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麦拔节后不宜用药,否则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小麦在拔节至孕穗

4、期,正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对除草剂敏感,极易产生药害,抑制小麦生长,造成分蘖死亡,麦穗畸形,生长缓慢,所以应在拔节前施药。如小麦拔节孕穗期使用精恶唑禾草灵(骠马)、二甲四氯、麦草畏等多种除草剂后极易造成麦叶卷曲、麦苗发黄、生长受抑、破坏穗分化,不能正常抽穗或麦穗畸形。  春季麦田施用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会对后茬的大豆等作物产生药害,在使用时,应与下茬作物的播种期间隔不少于60天,以保证后茬作物的安全。另外小麦拔节期后杂草草龄较大,除草效果也较差。(李梦)08/752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