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doc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doc

ID:55579535

大小:53.1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8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doc_第1页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荧光和磷光的产生过程?荧光: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跃迁至电子激发态,然后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最后跃迁回基态时发射的光S0激发态振动弛豫内转换振动弛豫发射荧光磷光: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光子能量,跃迁至电子激发态,然后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和系间窜越到了第一激发三重态,最后回到基态时发射的光S0激发态振动弛豫内转换系间跨越振动弛豫发射荧光2.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概念,有何异同?(1)激发光谱:固定发射光的波长,测量激发光的波长与发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激发波长)(2)发射光谱:固定

2、激发波的波长,测定发射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的关系(选择最佳发射波长)同:都是给样品能量使之发光测量发光强度异:控制的变量不同。3.化合物荧光与结构的关系?a.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b.具有合适的结构如:大的共轭π键、刚性平面结构、最低的单重电子激发态为S1为π*π型、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4.荧光量子产率、荧光猝灭、系间跨越、振动弛豫?A.荧光量子产率Q:量子产率表示物质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荧光的本领,是荧光物质发出光子数与吸收光子数的比值。B.荧光猝灭: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下降的现象,荧光猝灭分为

3、静态猝灭、动态猝灭等。C.系间跨越: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分子由激发单重态跨越到激发三重态。D.振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异热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地振动能级间的跃迁。时间为10-12s5.实时定量PCR与普通PCR的区别?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1],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起点检测,实现了每一轮循环均检测一次荧光信号的强度,并记录在电脑软件之中,通过对每

4、个样品Ct值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获得定量结果。具有重现性,误差小的特点。传统PCR技术是终点检测,即PCR到达平台期后进行检测,而PCR经过对数期扩增到达平台期时,检测重现性极差。同一个模板在96孔PCR仪上做96次重复实验,所得结果有很大差异,因此无法直接从终点产物量推算出起始模板量。加入内标后,可部分消除终产物定量所造成的不准确性。但即使如此,传统的定量方法也都只能算作半定量、粗略定量的方法。6.简述影响荧光效率的主要因素?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