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ID:5558069

大小:423.3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18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_第1页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_第2页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_第3页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_第4页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百校2014届高三统一联考历史试卷1.“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时期的“家天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秦朝完成统一的历程,C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白钢在《中国政治史》中说,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

2、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不易选拔人才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D.加强了对官吏选拔的控制,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A项错误;宋代的“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

3、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现象但并不能杜绝,B项不对;“行卷制”和“糊名制”是对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C项错误,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3.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随着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审美趣味受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供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享用的工艺产品呈现出可类比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艳俗、娇柔做作等风格。”下列我国古代的手工艺产品能体现出上述风格的是①珐琅彩双环瓶②青花五彩碗③三星堆青铜礼器④江宁织造局云锦A.①③B.①②

4、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彩瓷、珐琅彩、江宁织造局云锦都是这一时期的工艺产品;③三星堆青铜礼器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符合题干的时代特征。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的发展4.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A.程颢B.王阳明C.董仲舒D.黄宗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说的是该学派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认为理在心中。可知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B项正确;王夫之认为此种学风误国误学;A是

5、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C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家;D反对君主专制。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5.荣氏企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企业。1912年后,荣氏企业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促成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因素有①一战对战略物资的需求②国民政府大力支持③企业自身管理有方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

6、经历了一个短暂发展的黄金时期,分析材料可知,①③④都是促成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因素;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可以排除。故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6.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

7、条约》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A项正确;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B项不对;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辛丑条约》,C项错误;五四运动迫使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7.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文献与之观点相似的是【答案】C【解

8、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据材料中的“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后,“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反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