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ID:5559003

大小:102.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7-12-18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文章来源:官庄畲族乡   发表日期:2010-01-20  引 言  一 油茶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 油茶的分布  三 油茶的生态特性  四 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五 油茶的栽培技术  六 油茶的幼林管理  七 油茶的成林丰产技术  八 低产林改造  引言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全世界有196个种,共分4个亚属,19个组,其中90%分布在我国。我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丰富。油茶又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栽培面积大,用途多等特点。据统计,全国有油茶林面积6000多万亩,占我国木本食用油料

2、面积的80%以上,  油茶按花色来分,有白花(普通油茶、攸县油茶等),红花(湘江红花油茶,茶陵红花油茶等)和黄花(金花茶)三种,按果实可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普通油茶为中果型,开白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茶品种。  茶油色清味香,是最好的食用油。每百公斤干茶籽可榨茶油23—30公斤,茶油的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其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9%;茶油中没有人体难以消化的芥酸和山俞酸,只含极低的花生酸,食用后容易被消化,又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茶油中没有引起人体血管硬化和血压增加的胆固醇,对防治心脏病和高血压

3、有一定的疗效,故而油质极好。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  茶饼为茶籽榨油后的副产品,用途广,价值高,据分析,茶饼含粗油脂25%、氮1.99%,磷0.54%,钾2.33%,皂素8.78%。茶果壳中含单宁含高达50%左,含糠醛达18%以上,比棉籽壳、玉米秆等含量都高。油茶木材坚韧,是工农业用具的良好用材。  一、油茶的主要形态特征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高一般为2—4m,基径为8—20cm,树龄100—200年,在

4、条件适宜的地方,树高达6—8m,地径达30—40cm,树龄可达400年。  树皮幼壮龄时为棕褐色,光滑。老龄时期为灰色或灰褐色。  小枝为棕褐色或淡褐色,有灰白色或褐色短毛。小枝有项芽1—3个,一般紫红色为花芽,黄绿色为叶芽,中间一个为细长的叶芽,鳞片紧密。  叶一般为椭园形,卵形,单生,互生、革质,长3.5—9cm,宽1.8—4.2cm,1年生叶柄上有较密灰白色或褐色柔色短毛,先端渐尖或急尖,边缘为较深的锯齿,上端密下部稀,幼叶齿端具黑色革质小刺,老叶脱落,中脉两边稍突起,表面中脉有淡黄色细毛,侧脉近对生,叶表面显光泽。  花为两性花,白色,

5、罕见有少数植株的花瓣有红色或红斑。花无柄。萼片4—5枚,彼此相等,呈覆瓦瓣状排列,角质,萼的外面全被银灰色丝毛,花瓣倒卵形,脱落性,5—9枚,彼此分离,一般尖端凹入;雄蕊多数为2—4轮排列,内轮分离,外轮2—3轮的花丝有部分联合着生于花瓣基部;雌蕊通常与花瓣相连脱落。花药黄色,罕见花药变成花瓣状,形成了重瓣花。雌蕊一般比雄蕊短,3—5分裂,柱头稍膨大,子房密被银灰色或淡褐色绒毛,子房3—5室。  朔果圆形、桃形、桔形等不一,成胞背开裂。幼果被青色毛,成熟时一般无毛。每果约有70%以上胚珠发育成种子,有1—16粒,一般4—10粒,每室有1—4粒饱

6、满种子。种子茶褐色,黑色,种仁白色或淡黄色,胚微突与种子同色。  二、油茶的分布  一、油茶的水平分布  油茶适生于低山丘陵地带,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为其自然分布中心地区,其水平分布具有分布区广、很多地区分布不连续以及分布区内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的特点。我国有一定面积和栽培历史的油茶物种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攸县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茶梨、博白大果油茶、白花南山茶、南荣油茶和苍梧红花油茶等13个种  普通油茶是分布面积最广,栽培历史最久,占油茶总产量最多的一个宽生态幅物种。分布于北纬18

7、°28′—34°34′,东经100°0′—122°00′的广阔范围内,南北跨16个纬度,东西横过22个经度,包括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甘肃、陕西、河南和安徽等16个省(区)1100多个县,其中油茶林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有153个,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总产的85%以上。是我国的主要的油茶商品基地,现在栽培面积和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油茶林自然分布区内的地形,多为低山丘陵,亦有部分为中山和高山,土壤为酸性红壤和黄红壤,油茶在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生长不良,粘性重的红壤和黄红壤及石砾多的土

8、壤均不宜油茶栽培。  油茶的植被属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常见的有野桐、盐肤木、铁芒萁、葛藤、映山红、铃木、金樱子、野山楂、胡枝子、山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