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

ID:5559285

大小:12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8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_第1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_第2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_第3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_第4页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昌学院毕业设计(创作)说明书题目浅析歌曲《思乡曲》音乐艺术特征专业音乐学班级学生姓名盛洪昌 学号指导教师9目录前言21作者及作品简介31.1作者简介31.2作品简介32作品分析32.1歌词分析32.2文字说明42.3歌词分析53音乐创作发扬民族性特征52.1融合民歌的通俗性52.2发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技巧54作品的演唱64.1位置c音域(作品要求)64.2气息应用(自身的把握)64.3演唱技巧(音色的把握)75作品情感把握76对近代民族音乐影响的深远性87总结8致谢89前言《思乡曲》衷情于一场作曲

2、家所熟悉的内蒙沃土,采用的是民歌的旋律,句式短小、均等,音调式如波浪般递减,在节奏、调式、音域方面均有所建树,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严谨的结构感人至深,不仅如此,这首曲子做到将西洋音乐与民族传统完美结合,工具的运用依旧高人一筹,本文将研究介绍《思乡曲》的音乐艺术特征,为我们展现出《思乡曲》不朽之处。1作者及作品简介1.1作者简介马思聪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1931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解放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代表作《思乡曲》、《摇蓝曲》、《西藏音

3、诗》、《塞外舞曲》等,1967年在“文革”中被迫出走美国,1987年在美国费城逝世。1.2作品简介1937年,日军侵占了华夏民族大片土地,百姓流离失所,马思聪北国之行后折回广州,从一首绥远民歌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多少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2作品分析2.1歌词分析第一句“映木楼,照小窗从这句歌词中的“木”,“小”字可以看出这时的主人公是孤独,寂寞的。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可以知道

4、主人公是无助,失落,看不到希望。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且问题通过中秋节,木楼,小窗来表现作者对团聚人渴望,总的来说歌词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能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这首歌的情感。9文字分析如下一部曲式曲式结构引子abab尾声小节数4931738调式调性e小调G大调e小调G大调e小调2.2文字说明本曲为一段体,有一部组成的特点,调式调性为e小调,G大调。这首作品曲调柔和,带有暗淡色彩的旋律,轻轻地,缓缓地诉说,把思念故乡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9音一开始是以一个4小节的引子第一个乐句从5-

5、8为小节为主题,节拍为四分之四,速度转缓慢,平稳,主要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旋律以上行6度跳进和下行的阶进为主,具有倾述性与歌唱性。第二个乐句从9-12主要是在属功能和玹三进行的,旋律线条呈现为下行阶进的趋势,具有小调的调式调性色彩,音乐转为伤感。第三个乐句从13-16小节,音域主旋律中,以中音音区为主,旋律以上行阶级为主,具有较强的推动性。2.3歌词分析第一句“映木楼,照小窗从这句歌词中的“木”,“小”字可以看出这时的主人公是孤独,寂寞的。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可以知道主人公是无助,失落,看

6、不到希望。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明了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且问题通过中秋节,木楼,小窗来表现作者对团聚人渴望,总的来说歌词是非常通俗易懂的能让演唱者更好的了解这首歌的情感3音乐创作发扬民族性特征2.1融合民歌的通俗性民歌因其民间性特点并不像宫廷音乐等音乐意趣高雅,其中民歌在口头传唱时需要以较强的通俗性作为基础。歌唱随性,自由变奏。马思聪重大成就之一便是将《思乡曲》中融合了民歌的精华,将民歌提高到音乐创作的位置,在节奏旋律上发挥出民歌的自由变化特点,使得《思乡曲》极具弹性和感染力。马思聪也曾说过:“……

7、我觉得中国新音乐的产生,必然直接吸滋于中国的民谣”,可见马思聪在民谣中吸取了充足的养分。并且,马思聪虽有过留学经历,但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在进行音乐创作中便是无可避免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淳朴、善良、优雅是中国人的典范,精忠报国、心系苍生是对祖国人民的的真实写照,他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能体会到下层人民的贫苦,这首曲子在创作时便吸收了传统的优良民族文化价值观念。2.2发扬传统民族音乐的创造技巧9小提琴最初为西洋乐器,传入中国是在民国初年(约1920年代),中国民族乐器中并无小提琴,笛、

8、二胡、琵琶、丝竹、胡琴、筝、箫、鼓等则是我国的代表乐器,但胡琴、筝等乐器与小提琴在构造上也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音乐精神亦有融会贯通之处,在进行音乐创作与乐器操作时仍然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元素,《思乡曲》在音乐创作之时充分继承并且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创作时,马思聪使用了丰富的民族和声语言,并敢于突破旧有的既定模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宫商角徵羽五调为基础的音乐体系。五声调式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使用最为广泛的调式,马思聪在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