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

ID:55594220

大小:1.49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5-19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_第1页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_第2页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_第3页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_第4页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培训资料(二)-费用核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管理会计培训教材费用核算(二)1999年11月作者:寇兵日期:99.11.30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l课程简介………………………………………………………………………3lR3系统中费用核算的基本思路…………………………………………3l分摊、分配方法的确定……………………………………………………3l初级/次级成本要素的设立………………………………………………3l业务流程总览………………………………………………………………4l实际操作………………………………………………………………………5一、费用分配…………………………

2、……………………………………5二、费用分摊……………………………………………………………26三、基于作业的分摊……………………………………………………38四、费用调整……………………………………………………………43五、内部订单……………………………………………………………46l思考和练习…………………………………………………………………51一、课程简介本节主要介绍根据上一节(管理会计-费用核算一)建立、维护的各种主数据进行费用的分摊(Assessment)和分配(Distribution)以及费用的调整、报表的查询等。

3、内部订单作为费用归集的特殊手段也需要大家了解和掌握。二、R3系统中费用核算的基本思路一、费用归集、分摊/分配1、费用发生-在总分类帐(GL)中报销的各种费用,反映为费用科目2、费用的传输:总帐过帐的同时自动传输到管理会计帐(CO)中,反映为初级成本要素二、分摊/配原则的确定1、CO中各成本中心间费用的划转,反映为初/次级成本要素的增减变化2、所有的分摊/配原则都要在一个循环(Cycle)中进行维护,在使用分摊/配的方法处理实际业务时只需要在系统中运行设定好的循环。循环中包含以下信息:发送方、接收方、发送方成本要素、接收方

4、成本要素、发送比例(权数)、接收比例(权数)等3、如果采用统计指标、作业等因素作为费用分摊、分配的权数,则需要在系统中输入各成本中心的统计指标值、作业消耗量等,然后在循环中调用该权数进行分摊/分配。如果不用统计指标、作业类型分摊费用,则可在循环中直接设定分摊、分配的原则(如按固定百分比、固定份额或实际分摊费用的值等),直接运行循环作费用处理三、特例基于作业的分摊可以不在循环中维护,它通过作业类型*作业价格来确定分出、分入金额,直接将费用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划转。三、分摊、分配方法的确定1、由部门代付的费用,用分摊、分

5、配的处理方法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用于内部管理,但出于不同的管理需要可采用不同的的处理方法。2、对于费用的分出方和分入方,若需要对分入/分出的费用做单独列示,以便不与自身发生的费用相混淆,系统定义的核算方法为分摊;反之则为分配。3、采用分配的办法,分出方和分入方的成本要素一一对应,采用分摊的办法,分出方和分入方的成本要素只有一个,即所谓的打包处理。四、初级/次级成本要素的设立1、初级成本要素的设立取决于总帐费用科目设立,只有在总帐中增设费用科目时,才需要在CO中设立相应的成本要素2、为了区分部门中自身发生的费用与其他部门分

6、摊过来的费用,需要设立次级成本要素来归集这部分费用。五、业务流程总览重要概念:1)、费用分配(Distribution)将一个或多个初级成本要素的值在一个或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划转的方法。须事先建立循环,可通过输入统计指标值、作业量或直接录入相关比例,将发送方的初级成本要素值逐一分配给接收方。2)、费用分摊(Assessment)将一个或多个初、次级成本要素的值汇总打包后通过次级成本要素在一个或多个部门之间进行划转的方法。须事先建立循环,可通过输入统计指标值、作业量或直接录入相关比例,将发送方的次级成本要素值分摊给接收方。3

7、)、循环(Cycle):用于费用分配的批处理程序。在循环中维护费用的发送方和接受方、分配的原则、分配的成本要素、跟踪因素等。通过运行循环,可以实现费用在不同成本中心的分配。4)、初级成本要素(Primarycostelement):在FI中与成本会计相关的费用在CO中纪录为初级成本要素,初级成本要素要求有指定的成本对象,如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等,这样,在FI中记帐的成本将会立刻反映到CO,在费用分配时反映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费用科目。5)、次级成本要素(Secondarycostelement):仅在CO中使用,他们没有相应

8、的FI总帐科目,并且仅在CO中定义。在费用分摊时反映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费用科目。主要活动:1)、创建次级成本要素(类型42)(DC-073-010)为分摊(Assessment)而创建的成本要素,类型42仅适用于次级成本要素间的分配。2)、输入统计指标值(DC-073-020)各成本中心的实际耗用量,如耗用的面积,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