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

ID:55601424

大小:1.42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0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3页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4页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4年8月第36卷第8期·6·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Aug.2014Vo1.36No.8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李卫成,牛小兵,梁晓伟,张艳梅,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尤源,张居增,甄静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摘要]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物性整体较差,影响单井产量的现状,综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一衍射等资料,对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压实作用、

2、伊利石和铁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当黏土矿物中绿泥石的体积分数低于1.5时,与渗透率呈正相关,当高于4.0时,与渗透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区内成岩序列依次经历了机械压实一绿泥石衬里形成一石英次生加大一长石颗粒溶解一自生高岭石形成一石英雏晶沉淀一自生伊利石形成+玫瑰花状、片状绿泥石一(石油充注)一晚期铁方解石充填等阶段。结合镜质体反射率(R。)、古温度、矿物特征以及孔隙组合类型判定研究区处于中成岩A期。[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物性;马岭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中图分类号]TEl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i000~9752(2014l0

3、8—0006—06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沉降、拗陷迁移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中生代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时期为盆地主要的沉积期,按沉积旋回可将延长组沉积时期地层从上到下划分为lO个油层组(长1~长10)_】]。马岭地区位于盆地西南部(图1),区域位置属伊陕斜坡,长8油层组沉积期主要发育西南物源控制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体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随着浅层侏罗系油藏的开发步人中后期,马岭地区下部延长组油藏的勘探、评价力度逐步加大,先后落实了近lO00km。的含油有利区,成为盆地西南部最重要的开发后备区块。该区长8油层组储层总体物性较差,直井

4、试采产量较低,开发难度较大。笔者在系统整理近300块样品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对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对后续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1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位置图[收稿日期]2013—12—03[作者简介]李卫成(1971一),男,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藏评价储层综合研究工作。第36卷第8期李卫成等: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11·埋藏成岩古温度压实胶结作用长石溶解颗粒接触/%成熟度/'c作

5、用作用方式阶段期次绿泥石叶片状、绒发丝状伊衬里球状缀泥石高岭石石英加大铁方解石利石里^<0.35未成熟(65成石点阶段B0.35~O.5半成熟65~85I级中成低成熟岩阶段^0,5~1.3成熟85~140级Ⅱll点一线状图9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阶段及共生序列呈正相关关系;绿泥石的体积分数低于1.5时,与渗透率呈正相关,当高于4.0时,与渗透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在区内是极为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3)根据自生矿物特征、颗粒接触关系、镜质体反射率、古温度等指标推测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砂岩的成岩阶段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其成岩序列为:机

6、械压实一绿泥石衬里形成一石英次生加大一长石颗粒溶解一自生高岭石形成一石英雏晶沉淀一自生伊利石形成+玫瑰花状、片状绿泥石一(石油充注)一晚期铁方解石充填。[参考文献].[1]付金华,郭正权,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EJ].古地理学报,2005,7(1):35~42.E2]何自新,贺静.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图册E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34~135.E3]陈刚,刘爱勇,刘林玉,等.吐哈盆地三叠系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关系E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6):659~662.[4]姜在兴.沉积学

7、[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42~144.[51张有瑜,罗修泉.英买力沥青砂岩自生伊利石K—Ar测年与成藏年代r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l,38(2):2O3~209.[6]李荣西,段立志,陈宝赞,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钠长石化与热液成岩作用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o12,31(2):173~180.[7]杨兴科,杨永恒,季丽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热力作用的期次和特点[J].地质学报,2006,80(5):705~711.[8]孟万斌,吕正祥,冯明石,等.致密砂岩自生伊利石的成因及其对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川西地区须四

8、段储层为例[J].石油学报,201】,32(5):784~78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