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

ID:55607872

大小:518.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0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_第1页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_第2页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_第3页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2期地质找矿论丛V0I_29NO.22014年6月:206—209Contributionsto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ResearchJUI1.2014:206—209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张灯堂,冯建之,崔燮祥,何进,高锋辉,李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豫西金矿集区是全国最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金矿赋存于古老的前寒武纪地层中,很多人认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古老地层。文章通过对区内金矿区含矿地层、化探异常、同位素资料及岩浆岩的分析后,认为金矿的成矿物

2、质来源于地幔,这些古老地层仅仅是赋矿地层,并不提供主要成矿物质;而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为深部物质向上迁移提供了很好的通道和热量,具有重要的控矿意义。关键词:金矿床;矿集区;控矿因素;豫西地区中图分类号:P611.13;P612文献标识码:A和贵金属矿床,金矿对地层具有不明显的选择性(表1)。据统计,豫西42个主要金重砂异常或以金为主0引言的异常中有2O个处于太华群中,8个处于宽坪群,7个处于新生界[1];豫西金矿床的76,矿点的40豫西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褶皱系衔接产于太华群中,矿床的19,矿点的50产于元古部位,区内构造一岩浆作用活跃

3、,对形成金矿十分有代地层中,其他地层则甚少】。金的赋矿层位主要利。华北陆块南缘前寒武系基底广泛分布,Nw向、是太华群和熊耳群,产于这2套地层中的金矿床占NNE向构造交错发育,强烈的中酸性岩浆活动为物到本区金矿床数量和储量的9O以上。因此,前寒质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来源和物质运移通道;古武系作为一个重要赋矿层位毋庸置疑。老陆块边缘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演化、岩浆活1.1太华群与金成矿动和物质活化迁移,这些过程不断继承、叠加和改太华群是豫西金矿集区重要的赋矿层位。豫西造,形成了复杂而规模宏大的豫西金矿集区。的绝大多数金矿要么直接产于太华群中,要

4、么产于目前区内已知的主要金矿床均赋存于古老的前太华群与熊耳群的接触带附近,即使产于熊耳群中寒武纪地层中,因此很多人认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的蚀变岩型金矿也不会脱离太华群太远,矿床多产源于这些古老地层。本文将通过对区内金矿区含矿于太华群顶部到其上覆地层的底部这一空间。熊耳地层、同位素、岩浆岩等资料的分析研究,试图对豫山和崤山地区的金矿分布最能说明这一点:康山金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作进一步探讨。矿主要产于熊耳群底部及太华群上部的古风化面上,向下一直延伸至太华群内。实际上,熊耳山地区的主要金矿(如上宫、祁雨沟等)均产于熊耳群与太1前寒武系与金矿集区成矿

5、关系华群的区域性不整合面附近,金矿往往贯穿新太古界太华群和中元古界熊耳群,看来,古风化面或地层豫西地区的前寒武系中,最重要的是新太古界接触面是成矿有利部位;与之相似,崤山地区的半宽太华群、中元古界熊耳群和官道口群。区内的太华金矿主体产于不整合于新太古界太华群之上的中元群、熊耳群和官道口群赋存了豫西90%以上的金属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之中。收稿日期:20l3—05—07;责任编辑:王传泰作者简介:张灯堂(1986),男,_[程师,主要从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工作。通信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河南地矿院;邮政编码:47l023;Emai

6、l:zdttrue@163.corn第29卷第2期张灯堂等:豫西金矿集区控矿因素分析207以上表明,金矿往往选择性地产在太华群与后综上所述,豫西金矿集区的前寒武系不大可能太古宙地层的不整合接触面附近,真正的控矿地层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而仅仅是矿床的赋存层位。只有太华群。陈衍景等]、冯建之等]、姚宗仁等成矿呈现出“地层老,矿床新”的特点不应解释为地还提出了地层提供成矿物质(主要为金)的观点。层与矿床的物源联系,而是深部上拱的地幔体在将然而,太华群对金矿的控矿作用并不是体现在深部基底物质“顶”上来的同时,地幔体中流体携带其含金丰度的高低上,太

7、华群中的金倾向于富集于的大量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暗色矿物较多的岩石中[2],说明金的原始聚集与代表古老中一基性火山喷发成因的富铁镁质岩石有关;2中酸性侵人体与金矿集区成矿关系金矿形成还与后期的岩浆活动叠加一改造密切相关。1.2熊耳群与金成矿熊耳群是豫西的另一重要赋矿地层,它赋存了在豫西金矿集区,中生代出现了大规模岩浆活豫西主要金属矿种,包括熊耳山金矿田的绝大多数动,同时也发生了大规模成矿作用,金钼矿床的形成金矿、汝阳南部的西灶沟铅锌矿田、东沟钼矿等。与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燕山期花岗岩在豫西地区的成矿研究中,黎世美等认为熊具有明

8、显的控矿作用,岩浆活动是导致地层中成矿耳群是金的衍生矿源层,肖荣阁等¨7j、张汉成等测元素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之一l9;岩浆期后热液是得熊耳群杏仁体具有较高的金含量(至于形成这些成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