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探讨.pdf

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探讨.pdf

ID:55611375

大小:430.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8

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探讨.pdf_第1页
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探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传输数据加密技术探讨王春玲(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吉林省白山市134300)摘要: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传输数据的加密问题,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数据加密技术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发展来适应互联网络的发展。本文在传统RSA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素因子的数量,来提高数据加密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数据解密的效率,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关键词:互联网;数据传输;数据加密;移动通信一、引言其中,,,...,为正整数。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互联网络在方便人们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2、的同时,信息安x=∑Mroodm(2)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被窃、被非法拦截或者被篡改的案件其中:m=,,..,mk,Mf=,M:=Mrnodmt,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金融、商业、军事等领域,数据的失密会i=1,2,⋯k。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数据加密是网络传输数据失密的有效手在RSA算法中,Rabin在基于二次剩余的加密算法中,采段,目前,对于数据加密算法研究已经较为完善。但是互联网用两个索因子p,g,并将这两个素因子作为私钥,并确定了很技术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好的效果。根据中国剩余定理,如果采用的是

3、三个或者更多个终端的处理能力相较于PC机更弱,如何在不影响加密安全性素因子,那么RSA算法仍然成立。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将的前提下,提高移动端数据解密的效率,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采用三个素因子P,g,,.来进行算法的改进,并将都作为私钥重点。P,q,r,其具体的描述如下:二、加密算法简介私钥:d,,z,P,q,r,(ed基1mod))算法加密流程如图1所示。公钥:n(n=pqr)l密钥K2明文:(0Ms一1)明文回谚加密:C:M。mod,l解密:图1算法加密流程图根据公式(3)所示的方法计算的M剩余M,M,M,:如果密钥KI=密

4、钥K2,则称之为对称加密算法,否则称之fMP=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其中对称加密算法的速度快,而且实现方{M=便,但是密钥管理困难,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应IM,:,、L3用中,密钥的管理非常复杂,而且也无法被用作数字前面。非其中:Cv=Cmodp,c口=Cmodq,C,=Croodr,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方便密钥的管理,以及实现数字签名,但是dp=dmodP一1,d口=dmodq一1,d,=dmodr一1效率较低。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使用AES等对称加密算法根据中国剩余定理,可对需要加密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使用RSA等非对称

5、加密算法对密钥进行加密,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求得:M=((g,)十()+Pq(Pq)一roodpqr三、R$A算法优化从而解密得到明文M。RSA数据加密算法是基于大数分解这个数学难题的,在假设:P=47,q=59,r=83,/I.=pqr=230159,矿(,1)=46x58x82RSA加密算法中,所选择的素数越大,那么加密的数据就越安.=218776,随机数e=17,从而根据RSA算法流程可以计算得全,但是加密和解密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大。同时,RSA加密到d=141561,满足ed童lmod~p(n),需要加密的明文为技术在

6、网络数据传输加密中通常是被用于一个公钥密码系统M=1234。密文为C=1234~mod23015943388。中,在公钥密码系统中,每个人都能够使用公钥,留下了选择其解密流程为:=4338mod47=7,=23,C,=62,密文攻击的漏洞。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RSA加密算法的安全d=141561mod46=19,dq=41,c,:29。求解同于式组(4)。性,就必须要使用一种方法来保护公钥。fMm-7’i12mod47中国剩余定理是数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中国剩余j23g=54ITl。d59定理的描述如下:【M--62∞-7

7、2mod83(4)假设:,,...,%为两两互质的正整数,则式(1)有且仅有唯一解。最终求的M;1234。Xmodrn~四、优化后算法的分析X而modm~l、安全睦分析在RSA算法中,n的长度为1024位的时候,已经被证明Xm0d(1)算法是安全的,即P,q都在500位左右,而如果优化后RSA算法P,q,r都在500位左右时,1"1的长度可以达到1500位,从而238当代青年2015.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