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等值线专题.ppt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

ID:55611724

大小:7.44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0-05-18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_第1页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_第2页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_第3页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_第4页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类等值线专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类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专题第一层次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影响因素¤延伸方向¤弯曲特征¤疏密程度¤闭合曲线第二层次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潜水位线等地租线第三层次等太阳高度线等温差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深线等震线等时线等噪声线等PH值线等人口密度线……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我国华北地区某校学生分两个地理小组于3月21日前往图7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地形等高距为200米。2.16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M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大致的流向是A.东北流向西南B.西南流向东北C.西北流向东南D.自北流向南1.图中Q地的海拔

2、高度可能是A.160米B.380米C.680米D.980米DC一、等压线专题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3.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80MB.110MC.170MD.220M4.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BD5.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与图示地区特征描述相符的是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B.羌笛何须

3、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CD8.下列各图中,最能代表由东北乘船前往牛头半岛甲处途中所见到的地形外貌的是学科网7.下列四幅图中能显示等高线图中入海河流分布的是学科网AC二、等压线专题1、有关知识点⑴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CDBA····⑵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请比较ABCD的气压高低:⑶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A>B>C>D⑷气压系统的判读①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

4、高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做低气压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③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高高高低低低鞍鞍脊脊槽槽下图为全世界某月分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37.图中澳洲东侧的A等压线之气压值应为何﹖ (A)1005(B)1008(C)1011(D)101438.此图最可能是哪一个月分的气压分布图﹖ (A)一月(B)四月(C)七月(D)十月BA右图为某

5、地等压线分布图。1.该图表示的时间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此时,图中P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3.下列关于此时P盛行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洋流的影响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城市人口集中产生的“热岛效应”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ACB读“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示意图”。13.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D.巴西高原14.形成该地区气压年变化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人类活动B.洋流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D23.读

6、图10,P点的气压值可能是()双项选择题A.大于1006B.小于1004C.小于1006D.大于100424.关于等温线的正确叙述A.在陆地上1月等温线低纬凸出B.在寒流附近等温线向低纬凸出C.在寒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D.在北半球陆地上遇到高原或山地等温线向南弯曲CDBD三、等温线专题右图所示为等温线图,据图完成1-2题。1.图中B地的地形应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2.图中A-B-C一线气温的变化情况为A.A-B增B-C减B.A-B减B-C增C.A-B-C一直增D.A-B增B-C先减后增下图为等温线分布

7、图,P地的地形应为()A高原B山地C平原D盆地B例:上面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读某海岛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和年降水量发布图10.该岛可能位于:A.北印度洋B.北大西洋C.西印度群岛D.海南岛11.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秋台风频繁,冬春旱灾严重B.沿海丘陵椰林广布,山顶野象成群C.山麓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山腰牧羊成群D.夏季海陆风盛行,冬季昼夜温差大10.B11.C读中国部分区域≥10℃积温分布图,完成第3~4题。3.关于图示区域积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丰富

8、,北方贫乏B.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C.自沿海向内陆递减D.自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读中国部分区域≥10℃积温分布图,完成第3~4题。4.下列关于图中I、Ⅱ、Ⅲ、Ⅳ各点的积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I处较Ⅱ处积温值偏低,主要是受山地的影响B.Ⅱ处与其西侧相比等直线较稀疏,是因为华北平原地势平坦C.Ⅲ处积温值比同纬度地区偏低,是因为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D.Ⅳ处等值线较为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