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选择的误区和对策.pdf

小麦品种选择的误区和对策.pdf

ID:55613239

大小:76.4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0

小麦品种选择的误区和对策.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小麦品种选择的误区和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乡村科技2014.08小度品种选择娱酲和对策误区一:片面求新、求奇新品种一般是指经过区片面宣传。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多年检验,并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误区四:只看产量。不看品质小麦子粒品质直接委员会审(认)定,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决定着生产收益。但不少农民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往往品种。但在市场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将刚培育出只看产量水平,不看品质指标,结果收获后作为商品粮来、未经区试及生产试验检验的品系就以新品种的名义出售时,其价格与优质小麦相比差出一大截。向农民宣传,有的甚至将已被淘汰的品系也冠以“新品对策四:综合考量根据种子主管部门的推荐,综种”或“奇特”品种大量推销,结果引种

2、后造成减产或绝合考虑地力条件、产量水平和子粒品质,选用产量高、品产。1989年部分群众引种“美国狼尾麦”、“德国吨麦”,质好的优质小麦品种。●1993年引种“超大穗小麦”等全部被冻死,造成重大经济王玉堂山东省东平县龙山大街271500损失,即是深刻的教训。对策一:购买通过审(认)定的品种种子主管部门在品种审定、推广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因此,购买通过审定的品种一般都能保证高产、稳产。对未经审定的品系,只能作为搭配品种试种或示大豆后期管理技巧范,绝对不能作为当家品种大面积推广。对所谓的“奇特品种”,千万不要购买、引种,因为真正有推广价值的大豆生长后期是决定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

3、时期,田品种,种子主管部门都会积极主动地予以审(认)定;至间管理要点是保叶、保根。于一些广告宣传中称某品种已经某科研单位(或专家)1.调控干湿度。大豆鼓粒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因鉴定或认定,也不能作为推广依据,只有各级农作物品此,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时,应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才是合法的。及时灌溉。成熟时土壤水分不宜过大,保持田间最大持误区二:不看适应范围。盲目追求大穗型品种大水量的60%一65%gI~可,如遇大雨应及时排涝。穗型小麦一般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并不是说种植大2.拔除大草。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豆生育中后期往穗型小麦就一定能高产。因为小麦品种都具有地域性,

4、往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发育很快,会与大豆争水争外地的好品种不一定适应本地的种植条件。肥,因而必须在草子形成前拔除。对策二:根据当地生态条件,严格审查品种的适应3.叶面追肥。大豆鼓粒期,可用O.5千克尿素、1.0~范围每年秋种前,种子主管部门都要通过报刊等新闻1.5千克过磷酸钙溶于50千克水中,于16:O0后喷施于媒体公开推荐一批小麦良种,供各地选用,生产中可根叶背,以延缓叶片衰老。据品种介绍“按图索骥”。非种子主管部门在推介品种4.放秋垄。大豆生育中后期,除拔净苗间杂草外,时,往往只讲推广,不讲适应范围,甚至称“不择气候、不垄沟内的杂草也应通过放秋垄铲除,把垄台放下来有利择土壤”,这

5、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切勿轻信。另外,引进于机械收获,减少田间损失。外地品种时,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以免造成损失。5.喷施微量营养元素。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后,误区三:不看地力条件,片面追求高肥水品种每根系活力逐渐衰退,吸肥能力减弱,此时采取叶面补肥个品种都有其适应的地力水平,高肥水品种只有种在高措施,可弥补结荚、鼓粒期的营养不足,减少落花落荚,肥水地块才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在中低产田种植,往提高产量和品质。生产中可根据大豆不同缺素症状,选往表现早衰、干枯、子粒不饱满、出粉率低等,产量反而上择喷施相应的微量元素。不去。同样,将中肥水或旱地品种种在高肥水地块,因其6.及时治虫。8月份是防治

6、豆荚螟、食心虫、棉铃虫增产潜力有限,往往发生倒伏现象,产量也上不去。的关键时期,可用杀螟松粉或辛硫磷乳剂防治,成虫盛对策三:根据地力条件,选用与产量水平相适应的期用敌敌畏熏杀效果也很好。●品种在考察品种的产量水平时,同样要以种子主管部沈慧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新城东兴市场门发布的品种介绍为依据,不能听信非种子主管部门的277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