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

ID:55629378

大小:14.8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5-21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_第1页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_第2页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_第3页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_第4页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SUZHOUMUSEUM简介位置设计理念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结束位于苏州市东北街的苏州博物馆,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

2、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置:苏州博物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选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充满着古今相融,汇通发展的历史眼光和人文精神。忠王府拙政园苏州博物馆设计理念:贝聿铭采用“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来设计这座苏州博物馆,即建筑在高度上不与周围的古建筑争夺制高点,整体色调采用灰白调子同粉墙黛瓦的苏州古建相协调。平立面分析在建筑立面高度上,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

3、参照东侧的忠王府高度,博物馆建筑以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局部建有二层,高度16米。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中轴对称布局方式,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而庭院以及展厅在空间序列上沿南北方向层层递近,也符合苏州古城民居的生长规律。中央东部西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内部总体景观分析大门:博物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步入博物馆大门可以看到一个空

4、旷的庭院。建筑外观:建筑采用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及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大堂:位于中轴线上的八角形中央大厅,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中央大厅屋顶之上,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设计,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中央高悬的吊灯为此空间而特意设计,有上射和下照功能,其简洁的几何形状与空间格外协调。主庭院: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大约占博物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是一座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

5、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大堂北面落地玻璃把主庭院的景色引进室内八角凉亭、竹林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直曲小桥主庭院北墙与拙政园中的补园相邻,而水景始于北墙,仿佛由拙政园引水而出。北墙下是以山东泰山石为材料的片石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与相邻的拙政园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灯光照射下的片石假山层层叠叠,此时假山已不再是假山,更像是自然界中真实的群山。贝聿铭创作此景的灵感来自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山水画。夜色下的博物馆主庭院,也别有一番意境,一些细

6、部比如灯具的设计也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局部景观分析展厅荷花池:水在苏州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常是灵气和文气的象征;荷花也表示着圣洁。这是一处可供欣赏的重要室内景观。贝聿铭先生在此设计了一个竖向的“流杯渠”,流水通过台阶由上而下,最后以小瀑布流入莲花池。而莲花池中的水又缓缓地溢向四边。通过光、影、声的变换,将游客吸引至此、新颖的钢楼梯将三层展厅相连,并轻佻于水面之上。荷花池旁的水幕墙,它按照流水张力的原理使水流横向拉伸,流入下方的荷花池中,形成室内人工“瀑布”。博物馆北部以传统手法营造的展厅——宋画斋(墨戏堂)。“墨

7、戏”一词起源于宋代,是水墨写意画的别称。宋画斋是一间复原的宋代民居厅堂,从基础到屋顶全部采用传统工艺,如屋顶茅草就是用一种生长在苏北沼泽地的红茅草铺就而成的。宋画斋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简单、朴素、自然”的美丽。庭院中的石桌取自天然灵璧石,石凳取自天然卵石。事实上这间草堂本身就成为一个展品,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同时体现了贝聿铭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向往与尊重。东部次展区的紫藤园和休憩茶室,园内西南方与东北方各种植一棵紫藤。紫藤取自拙政园设计者文徵明亲手种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苏州文化血脉的延续。廊道:寓意高山流水

8、的廊道,让我们来领略贝聿铭的那句名言“让光线来做设计”。从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玻璃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墙体上,菱形、海棠形、八边形的漏窗,如同反复出现的旋律,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刮起了一股中国风。走在天窗廊道内,可以看到阳光从墙上倾注而下。展厅的构架使人联想起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