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

ID:55631061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1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1页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2页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3页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言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量数据的处理中产生很多种平差的方法。附和导线近似平差程序是利用C#编程实现的,我们需要将导线网的已知数据信息按照特定的规则输入到.txt文本中,利用C#程序读取文本数据信息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平差计算,最终获得平差后的结果,并以.txt文本的形式输出,这样就可为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平差程序的基本要求平差程序的设计与其他程序设计相同,应满足一定要求。1.程序逻辑结构简单,清晰易读,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要求,便于拓展;2.运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小,内外存储之间的交换不

2、宜过于频繁;3.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正确且先进,计算结果精度高;4.适用性强,便于移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形式,满足不同需求;5.方便用户,操作简单,输出明了、齐全,人机交互良好。上述要求,既体现现在平差程序的总体设计中,也贯穿于平差程序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平差程序中的重要函数(一)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C#程序设计中,关于角度的计算以弧度制为单位,而在测量工作中我们通常以角度制记录数据。所以,在数据处理中,通常需要在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进行相互转化。这里我们需要利用相关函数完成这两种功能。1.角度化弧度

3、函数:staticpublicdoubleDEG(doubleang){intfuhao=(int)(ang/Math.Abs(ang));ang=Math.Abs(ang);intd=(int)ang;intm=((int)(ang*100))-d*100;doubles=ang*10000-m*100-d*10000;return((d+m/60.0+s/3600.0)*fuhao)/180.0*Math.PI;}2.弧度化角度函数:staticpublicdoubleDMS(doubleang

4、){ang+=1.0E-15;//加上一个小量,以保证进位intfuhao=(int)(ang/Math.Abs(ang));ang=Math.Abs(ang)*180.0/Math.PI;intd=(int)ang;ang=(ang-d)*60.0;intm=(int)ang;doubles=(ang-m)*60.0;return(d+m/100.0+s/10000.0)*fuhao;}(一)近似坐标计算在平面网间接赔偿计算中,近似坐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近似坐标是否计算成功是间接平差是

5、否成功的必要条件。a)两方向交会已知条件:两个点的近似坐标,这两个点到未知点的方位角,如图1所示图1两方向交会根据图b,设,,则很容易写出整理该式,得两方向交会的的计算公式(a)对a式计算,即可得到未知点的近似坐标。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若两方向值相同或相反,则该式无解。b)三边交会如图2所示,为排除两边长交会的二义性,给出如下三边交会的模型,已知条件:三个点的近似坐标,这三个点到未知点的距离测量值。图2三边交会对每条边长测量值,可列出边长条件计算上式中(a)与(b)和(c)三式的差,消去未知参数的平

6、方项,整理得三边交会的计算公式(b)对(4.2)式计算,即可得到未知点的近似坐标。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若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则该式无解。a)坐标正算使用测量正算公式计算控制网的近似坐标。b)角度后方交会使用测量后方交会计算公式计算控制网的近似坐标。c)测角网无定向导线计算无定向导线,主要应用于计算已知控制点不相邻的三角网的近似坐标。基本思想为:先由一个已知点开始,假设一条边的边长与方位角,根据三角网的角度观测值推算其它边的边长与方位角,然后,由任一导线计算,直到计算至另一个已知点为止。假设导线的起点

7、为A,终点为B。这时,计算出的B点坐标必然与已知坐标不同,设A与B的已知坐标为(),B点的计算坐标为B’(),则用这些数据可以计算边长的放大系数k和假设方位角的改正数da其中,为计算方位角的函数。这时,对网中的假设边长和所有由假设边长推算的近似边长进行k倍的放大,对假设方位角和所有由假设方位角推算的近似方位角进行方位角改正。然后应用坐标正算法可以计算三角网中所有点的近似坐标。结论:C#在导线平差中的应用在‘导线网的间接平差程序设计与实现’中,通过使用C#编程,采用测量平差中的间接平差的方法,实现了导

8、线网的间接平差,最终得到了导线网中待定数据。在‘导线网平差的程序应用’中,利用已经编好的导线网间接平差程序,对边角网、三角网的实例进行了平差,最终得到导线网的待定数据以及相关的精度评定,通过对这些平差结果的检查,最后,认为此导线网的间接平差程序可以为测量的平差工作提供一些服务。虽然此程序可以完成导线网平差一些工作,但是它还有很多的不足地方需要改进以及完善。平差程序的实现定义了五个结构体(间接平差结构、平面网、平面点、测站、观测值),通过一系列的函数将这五个结构体联系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