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

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

ID:55634986

大小:22.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1

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_第1页
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_第2页
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_第3页
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万卷楼记原文译文对照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卷楼记万卷楼,顺天贾侯藏书之所也。曰“万卷”,殆不啻万焉,不啻万而曰万者,举成数也。万卷楼是顺天府贾侯藏书的地方。说“万卷”,大概不止一万卷。不止一万却说一万的原因,是列举整数。金源氏末,天造草昧,豪杰哄起。于是拥兵者万焉,建侯者万焉,积粟帛、金具、子女以为己有者,断阡陌、占屋宅、跨连州郡以为己业者,又各万焉。金朝末年,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蒙昧之中①,豪杰一哄而起。在这时候,拥有军队的人有上万的,封立诸侯的有上万的,积累粮食布匹、金属器具、年轻女子把这些占据为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人,断绝道路、占据房屋宅地、横跨兼并州郡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产业的人,又各有

2、上万人。①指新政权正在草创阶段侯则独不然,息民保境,礼贤聚书,劝学事师而已。于是取众人之所弃以为己有,河朔之书尽往归之,故侯之万者独书焉。乃作楼藏之。楼既成,尽以卷帙置其上,别而为九。六经则居上上,尊经也。传注则居上中,后传也。诸子则居上下,经之余也。独有贾侯不这样,让百姓休养生息保卫边境,礼待贤士,汇聚书籍,劝勉学习侍奉老师。在这时收取大家所抛弃的东西把它据为己有,黄河以北地区的书全都到他这里属于他,所以贾侯的上万的东西只有书了。于是就修建楼阁收藏它们。楼建成之后,把书籍全部放在上面,分门别类为九个部分。《诗》《书》《礼》《易》《乐》《春秋》这类

3、经书位居上上,这是以经书为尊。解释经书的传注位居上中,这是把传注放在经书之后。诸子百家位居上下,这是比经书次一等的。历代史居中上,亚六经也。杂传记居中中,次史也。诸儒史论居中下,史之余也。先正文集及诸著述居下上,经史之余也。百家众流、阴阳图籍、山经地志、方伎术数,则居下中,皆书之支流余裔也。其法书名画,则居下下,艺成而下也。历代史书位居中上,次于六经。各类传记位居中中,次于史书。儒生们的史论位居中下,这是比史书次一等的。前代贤人的文集和各种著述位居下上,这些是比经史次一等的。学术上的众多流派、阴阳家的图书、地理书籍、医药方术,就位居下中,这些都是书

4、中的边远的分支。那些可供效法的书法作品名家画作,就位居下下,只成就了技艺的人是下等的②。②出自《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栉比鳞次,高切星汉。人之文与天文际,私家之藏,几逾秘监,故贾侯之书甲天下。方干戈坏乱,经籍委地,侯独力为捆拾,吾道赖以不亡,虽孔氏之壁、河间之府,不是过也。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序地排列,高高的贴近天河。人间的书籍高得与天文景象(或日月星辰)交接,私人家的藏书,几乎超过了秘书监的藏书,所以贾侯的藏书是天下第一。正逢战争天下破败混乱,经典书籍散落在地,贾侯独自尽力把它们捆扎收拾好,我们的文化赖以不消亡,即使是孔子藏书的夹壁、河

5、间王的宅邸③,也不超过这样的行为了。③西汉河间王刘德在位26载,从不参与夺权纷争,把毕生精力投入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彼富贵者之楼,管弦樽俎,肴核几席,登览燕集之具充焉。侯之楼,则古圣今贤,大经格言,修身治世之典积焉。时顺天之治,尝最诸道,推为钜公伟人,而又乐贤下士,切切于收览遗书为志,故天下之人益以此贤侯。那些富贵人家的楼阁,歌舞升平,饮酒作乐,肉类和果品摆满桌凳,登高揽胜宴饮聚会的器具有很多在这里。而贾侯的楼上,却是古今圣贤、重大经书、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言论、修身养性、治理社会的典籍聚集在那里。当时顺天府太平安定,曾经政绩考核被评为各道的

6、上等④,贾侯被推举为大师伟人,他又喜爱贤才谦虚地对待士人,急切地收集阅览前代遗留的书籍当做自己的志向,所以天下人更加因此认为贾侯贤良。④“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于汉朝,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宋代地方监察区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义相通。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

7、构。侯既贮书于楼,谓其将佐曰:“昔蔡中郎书籍畀之王粲,而粲卒名世。今吾之书若是,不有所畀,适足以为蠧鱼之食,不免堕檐之讥矣。吾闻郝氏子经,嗜书力学,吾將畀之。鞅掌之隙,亦得窃听焉。”贾侯已经把书贮存在楼中,对他的将领和佐吏说:“从前蔡中郎把书籍给王粲,王粲最终闻名于世⑤。如今我的书像这样,如果没有所给的人,就仅仅能够做蠹鱼的食物⑥,不免被嘲讽为堕檐⑦。我听说郝经喜好读书,致力于学,我将把书给他。我事务繁忙的空隙,也能私下里听一听他讲学。”⑤相传王粲曾登门拜谒蔡邕,蔡邕“倒履迎之”,并言“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予之”。蔡邕故后,即履行了他的诺言,将其藏书

8、数车六千余卷赠与王粲。年老时,其藏书已达万卷。⑥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有一故事:蠹鱼吃了一肚子书,骄傲自得,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