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

ID:5563504

大小:2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8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学艺术第8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学艺术第8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2016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学艺术第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基础解读】一、四大发明1、概况: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传播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化的发展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3、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二、《九算术》和珠算1、《九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珠算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中国是天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

4、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3、四大农书(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元朝王祯的《农书》;(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

5、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第9辉煌灿烂的学【基础解读】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2、唐

6、诗(1)唐诗繁荣的原因:a唐朝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b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2)代表人物及作品:a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b盛唐诗人: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的白居易,主张“合为时而著

7、,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出现的原因:(1宋代商业的发展(2)城市的繁荣(3)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2、流派:(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柳永州《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都是流传极为广泛的佳句(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元曲: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