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

ID:55640361

大小:385.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2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_第1页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_第2页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_第3页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_第4页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2期浙江传媒学院学报Vol_2lNo.22014年4月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MediaandCommunicationsApril2014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浅析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黄寒冰摘要:青春偶像剧是广受青年观众喜爱的艺术样式,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语境下,青春偶像剧既是一种青春消费,同时又具有消费青春的特征,文章从青春消费、炫耀性消费、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探讨青春偶像剧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关键词:青春偶像剧;消费主义文化;偶像消费;炫耀性消费

2、;日常生活审美化作者简介:黄寒冰,女,副教授,戏剧戏曲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教务处,浙江杭州,310018)中图分类号:J9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552(2014)02—0098—05当代社会,电视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技术,而是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入21世纪,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相比,电视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和话题舆论的制造速度上已经显出颓势,但是作为电视节目内容核心构成的电视剧,特别是彰显青春风采和理想追求的青春偶像剧依然独领风

3、骚。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认为,符号“既是现实的表征,又为现实提供表征”,⋯青春偶像剧在日常生活中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双重表征意义的影响因子,是当代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样式,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意义的表意符号。青春偶像剧将叙事聚焦在现代都市和生活在其中的都市青年,讲述他们的青春遭遇,把他们的快乐、焦虑、幸福、无奈展示在剧中,叙述现代城市林林总总的生活百态。在当下全球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青春偶像剧与市场经济、消费文化高度结盟,具有商业性、规模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消费文化以“物”为主导,

4、商品成为具有强大象征功能的符号表意系统,青春偶像剧剧中所呈现出来的流行服饰、时尚衣着、优雅的生活方式以及剧中明星、剧作本身都成为“消费品”,受众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对其进行消费,在青春消费和消费青春之间,使青春偶像剧显现出消费主义文化的种种特性。本文拟从偶像消费、炫耀性消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等方面探讨青春偶像剧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一、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消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排球女将》为代表的日本青春偶像剧开始,青春偶像剧成为经久不衰、广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之后日本电视连续剧《东京爱情故事》、香港电视连

5、续剧《戏说乾隆》的流行,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的热播,将琼瑶剧推向高潮的大陆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等剧的播出,构成了整个90年代中国电视剧文化的主流。新世纪以来,以韩剧《蓝色生死恋》为代表的滚滚韩流凶猛来袭,在其影响下,脱胎于海岩小说的青春偶像剧系列隆重登场,青春偶像剧励志剧典范导演赵宝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电视剧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2014SCG216),2013-2014年度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科研项目(社科及艺术研究类)《青春偶像剧的文化特征及对当代大

6、学生的文化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第2期黄寒冰:青春消费与消费青春刚则推出了他的青春叙事三部曲,终于为青春偶像剧找到了中国气质代言人。同时,《新福尔摩斯》、《唐顿庄园》、《越狱》、《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英美电视剧却以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几度掀起收视热潮。无论是英伦风范、日韩风尚还是本土气质,青春偶像剧无一例外地具有引领全剧的中心人物——青春偶像,这些偶像人物既是剧情构成的主体,又是时尚消费的对象。“偶像”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用土、木等制成的神像、佛像等,本意是“神像”,引申指盲目崇拜的对象,其基本

7、含义是为寻求神灵庇护的宗教式崇拜。人类的偶像崇拜经历了由神到人的转变,由最初的寻求神灵庇护发展到为个体创造精神认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偶像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涵义,有学者认为“偶像由雕塑的神像转变为公众所崇拜的现实对象,这些人多为在某些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人物”。从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江姐、雷锋、焦裕禄等都曾经是青年崇拜的偶像,这些偶像常常被称为“生产型偶像”,他们通过自己的劳作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和观念。“偶像”的内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当下消费社会背景下,经济发

8、展使得整个社会由“生产者中心主义”向“消费者中心主义”转移,大众传播媒介与市场经济共谋,传递着各种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操纵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曾经作为偶像来崇拜的劳动者、奉献者、领袖、公仆等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青春偶像剧中的娱乐明星成为青年人崇拜的对象,偶像正悄然从“生产型偶像”向“消费型偶像”转变。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多属于“消费型偶像”,他们在剧中为观众呈现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传递出消费、娱乐、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