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

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

ID:55641817

大小:323.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2

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_第1页
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_第2页
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_第3页
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3期(总第64期)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1.14NO.32014年6月JOURNALOFGUANGZHOUOPENUNIVERSITYJun.2014诗意盎然,理趣悠远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体解读陈月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意境含蓄、韵味隽永的美文精品,极能体现冯至散文结合诗意和理趣于一体的特点。本文从文体学、语言学角度,着重从语用层面进行细致解读,分析其从丰富意象的营造、鲜明生动画面的勾勒及叙述方式的多变中体现诗意的写作技巧,并探讨散文用

2、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感慨和对存在意义的思考来凸显悠远的哲理,阐释了此散文具有无穷文学魅力的原因。关键词:冯至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诗意;理趣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85(2014)03—0056-04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过高度评价:“又其实,大自然中的诸事万物都如此,能激发诗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情也只有“万分之一”,还需要诗人般善于发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现美的眼睛才能抓住这“万分之一”的诗意美。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冯至恰是

3、如此。他细致地体验自然中的一景一文中的精品。”⋯。季羡林也称誉过冯至的散文物,通过诗意的渲染,即营造丰富的意象,凸集《山水》“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而且显鲜明生动的画面,还运用多变的叙述方式,诗意盎然,读之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三日口描绘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卷,使散文整体香”I2】。可见,以诗人身份进人读者视野的冯至,上散发出诗性美。其散文具备诗歌般精纯品质。冯至的《一个消(一)丰富意象的营造逝了的山村》是《山水》集中意境含蓄、韵味中国的古代诗歌通常用最少的语言表现出隽永的一篇散文,极能体现冯至散文的诗意和最丰富的内容和

4、思想,讲究象外之象,具有精哲思特点。本文从文体学、语言学的角度,着炼含蓄的特点,因此诗人多营造丰富多彩的意重对《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进行细致的解读,象,以表现深刻隽永的情思。冯至在《一个消阐释其中蕴含的盎然诗意和悠远理趣。逝了的山村》里,非常注重意象的营造,注重象、情、理的有机融合,由意象构成意境,大大地一、诗意——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卷拓展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极大的情感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以诗人文,充满诗力。情画意。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通读全文,很显然作者最为偏爱的山村意集《千年一叹》中这样说过:“世上的古城

5、堡象有“路”、“小溪”、“鼠曲草”、“彩菌”、大多属于战争,但其中有百分之一能进入历史,“有加利树”等。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色彩和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3]情感寄托的,小溪是可爱亲切的、鼠曲草是谦收稿日期:2014—03—15作者简介:陈月兰,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562014年第3期(总第64期)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o1.14N0.3虚纯洁坚强的、彩菌是点缀民族童话的、有加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利树是崇高的严峻的圣者、野狗的嗥声是对生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

6、千百年如一日,默命痛苦的恐惧、麂子的嘶声是感于死亡的可怕,默地对着永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各有生命力,各彰其盛。在冯至笔下,人和动空中的风雨,草原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物生活在自然之中且彼此相通相息,和谐共处,和林间的鸣鸟。”荒寂的一座森林或一片草原,从而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却从洪荒时代、人类历史开述,冯至用深厚的村意境。然而,实质意义上的山村已然消逝,沉思和丰富的联想设造了一个宏大有力的画面,这是因为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生活在其中为整个作品开拓了壮阔的天地,也为即将出场的人和动物都已消逝了的缘

7、故。但曾经的那些的风物布下了相应的背景。自然景象并没有随着历史和人事的变迁而消逝,冯至还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很多幅非常有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山村的曾经的存在及辉煌,意味的图画,其中有最能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有力地补充了历史的空白和虚无。作者对这个放羊图,和热闹生气的雨后采菌图。“在夕阳消逝了的山村富有情感色彩的想象和描述,将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山村的质朴和原始融合大自然的至性常情,使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之鲜活地重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蕴含着丰富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内涵,给

8、人深刻的震撼。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在文章众多意象中,“路”这一意象特别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冯至借助画家的思维,具有代表性。古今文人都喜欢“路”,如屈原塑造了一个宁静幽远的画面,如同一幅清新淡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雅的国画,生动形象地渲染了人物和环境的自迅说“世上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