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

ID:55642844

大小:292.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2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_第1页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_第2页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_第3页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0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第6期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地质特征概述王坤,王文政(1.吉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O二队,吉林白山134300;2.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涞源有色金属公司,河北保定074300)摘要:辽宁省红透山铜锌矿床于1957年被发现,至今仍在开采利用,且近年来深部又有新的矿产资源发现。该矿山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国有大型联合企业,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铜矿山;矿山开采深度达1257m,为国内开采深度最大的金属矿山之一,红透山矿床为清原群中100多处矿床矿点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其控制和推断资源量为:铜50x10t;锌70x10t;金20t;银1000t(Gueta1.,200

2、71。其“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严格受层控,及赋存于倾竖同倾向斜的褶皱构造中的格局”,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是作为指导地质找矿工作的一个很好典型矿例。关键词:绿岩带;薄层互层带;倾竖侧伏褶皱;块状铜锌矿石;矿柱中图分类号:P61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716(2014)06—0100—041位置及自然经济背景的树基沟片麻状花岗岩年龄为2.55~2.58Ga,因此推位于抚顺市东南56km的红透山,矿区地形以低山丘断红透山组则可能为新太古代晚期的岩系。从红石砬陵为主,地表植被较发育,地形切割较重,沟谷较发育。子花岗体测得年龄为159.6±2.8Ma,表明该区还受

3、到过区域内金矿、铁矿以及有色金属矿较多,农业较发达。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钾拉斑2区域地质背景简述玄武岩到钙碱性系列特征,因而被认为是岛弧环境下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辽东台背斜(Ⅱ级)铁岭一靖宇的产物(张秋生等,1984;李俊建等,1995)。古隆起(Ⅲ级)部位,是我国典型的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3矿区地质特征地体分布区。横贯该区的浑河深大断裂将其分为南北3.1地层2个部分(见图1),北部地体可进一步划分出3个主要绿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宙清原群红透山组,其岩带即红旗山—顺山地、红透山一树基沟和大荒沟一张岩性从下往上被分为5层,即巨厚的角闪片麻岩层、石胡沟,红透山矿床就产

4、在其中。绿岩带内变质火山一层榴质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厚层角闪斜长片麻状沉积岩统称为清原群,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片麻岩、以及厚约100m的“薄层互层带”,它主要包括韵律岩、变粒岩和浅粒岩,并夹磁铁石英岩(沈保丰等,互层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1994)。清原群被分为上下2组即上部的红透山组和下长片麻岩、矽线(蓝晶)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和部的金凤岭组。上部以中酸性变质火山岩类为主,下浅粒岩,并常被磁铁石英岩覆盖(张秋生等,1984;刘连部则以基性变质火山岩类为主。该矿化集中区分布着登等,1994;邓功全,1994)。7个有_T业价值的块状硫化物型铜一锌矿

5、床和黄铁矿该“薄层互层带”是红透山铜锌矿床主要矿源层及矿床等共100余个矿化点,红透山是其中最大的矿床。赋矿层位。其原岩为一套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夹少量它们均产在清原群红透山组上部厚约百余米的岩性段泥砂质岩石。岩层遭受了多期的褶皱叠加改造,变质内,即被称为含矿的“薄层互层带”内。程度达到角闪岩相。这套含矿岩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一般认为清原群形成时代为3.0Ga以前的古太古为:上部角闪质岩层(70m)一中部薄层互层带(100m)一代,并在3.O~2.8Ga之间受到了强烈变形和高级角闪下部角闪质岩层(250m)。构成套比较完整的基性一中岩相区域变质作用。代表挤压一伸展转折期岩浆活动酸陛一基性火

6、山岩沉积旋回。收稿日期:2013—08—23修回日期:2013—08—25第一作者简介:王坤(197l一),男(汉族),吉林白山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地质找矿工作。2014年第6期西部探矿工程101图1红透山矿区区域地质略图1.震旦系;2.辽河群;3.石棚子组;4.红透山组;.混合花岗岩;6。片状片麻状混合花岗岩;7.花岗混合岩;8.推测断层界线;9.铜矿床(点)3.2构造晶岩、煌斑岩等。岩浆热液活动主要集中发后于早、中矿区内褶皱构造主要为一倾竖同倾向斜的褶皱,太古代区域褶皱变形时期,是铜、锌元素富集成的主要红透山矿床就产在此向斜构造核部,并受此向形构造热源条件。而成矿后期的辉绿岩则

7、呈脉状,穿切了红和北东东向断裂带及层间裂隙控制。向斜两翼由厚层透山组围岩和层状矿体,在与矿体接触部位,辉绿岩未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核部被“薄层互层带”占据。其见显著蚀变和矿化现象发生,由此断定辉绿岩应当形北翼岩层走向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70。~85。之间。成于成矿作用和构造变形以后的伸展时期。区内出现的断裂构造主要为成矿后断裂,主要有3.4矿床特征北东向与近东西向2组,少数为北西向,红透山组上部“薄层互层带”是红透山铜锌矿床主如F断裂,一般断裂错距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